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112章 遗声余价,死生亦大

第112章 遗声余价,死生亦大

人精,自然听得懂。

    几位钦差中,栗在庭年龄资序稍浅薄一筹,理应他解释安抚一番。

    栗在庭摇摇头:“此事不能拨云见日,圣德必为奸徒蔀蔽,天下万世何繇闻知?”

    “你我眇眇之身,何足惜哉?为臣者,身蒙贪昧隐忍之名,又何以参赞天讨哉?”

    这话说得极重——谁要是这时候溜了,那就是为臣不忠,给皇帝卖了。

    几乎就是赌咒发誓。

    梁梦龙得了这话,放下心来。

    既然大方向没差,他也不再继续试探,终于说起了正事。

    梁梦龙翻开案卷,提起他先前就关注的事:“荆府此次大火,泰宁王洒地沾湿,继之以血,具衣冠赴火死,阖宫皆从之,第一个控制王府的,便是那为荆藩世子,朱常泠。”

    朱常泠封锁现场后,不让外人进去。

    甚至救火的宫人,都被迟滞了不少时间。

    好在其不得民心,在各位郡王陆续赶到之后,便灰溜溜离去了。

    但,紧随其后地,便是众多郡王,在火中救出了两个活人!虽然人没醒,但这反而让那位荆世子,显得形迹可疑。

    朱希忠坐在轮椅上,抬头看了一眼梁梦龙,面无表情地摇摇头:“早就派人去过荆府了,活口昏迷未醒,朱常泠人更是消失无踪,不过……无论如何,关键不在此处。”

    “即便有铁证是这位荆世子做的,而非泰宁王自焚,也无济于事。”

    这话有些晦涩,梁梦龙听罢后皱眉不解。

    思忖半晌后,突然灵光一现,明白了过来。

    这是通了天的中枢大案,不是他此前办的地方刑案!

    后者摆事实,讲道理,给百姓士绅看的。

    前者,则是不看事情,只看影响!即便他们将真凶逮拿归案,外人也会怀疑是否为了平息事端,故意为之。

    更甚的是,或许还会说一句——你看,果不其然,逼死了藩主,又嫁祸世子,就是要荆藩绝嗣啊!皇帝好狠的心!政治大案的各方,早就有了立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换句话说,只要这事一出,皇帝的圣德,就不可避免地要被质疑!

    难怪这四位钦差一副深感棘手的样子。

    便在此时,邬景和突然看向海瑞与栗在庭:“海御史,栗给事中。”

    后二人纷纷迎上他的目光。

    邬景和顿了顿,缓缓开口道:“事关重大,二位不妨先回京,面呈陛下,再行计较?”

    海瑞跟栗在庭对视一眼。

    他们哪里听不明白邬景和的意思。

    这哪里是要他们回京禀报——一来一回就两个月了,黄花菜都凉了。

    这位驸马爷,是要保全他二人,想与朱希忠自行处置啊!

    海瑞几乎毫不犹豫:“正是事关重大,本官才不能辜负皇恩,致使圣德有损。”

    栗在庭沉默片刻,摇了摇头:“驸马都尉,此事不必再提,还是直接说正事罢。”

    “如今的当务之急,不能让陛下圣德有损,背上凌逼亲族之名。”

    “我明日亲去荆府,吊唁泰宁王。”

    即便收效甚微,表态也是必须的,总不能畏首畏尾,玩什么“只要不做,就不会错”那套。

    邬景和好意被驳,自然不再纠缠,他点了点头:“我随你一道,施恩荆宗。”

    虽然这事不是他们逼的,但单以邬景和的任务而言,如今王府亲王、嗣子尽数缺位,却是个办差的好时机。

    正好也“施恩”一番大多数底层宗室,挽回些声名。

    当然,这些都还不够。

    政治大案之中,事情本身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带来的余波。

    如今的余波,是巡抚衙门外躁动的宗室,是大牢里那些提刀臂门的好汉,还有湖广宗室逐渐开始抱团的痕迹,以及湖广官场借题发挥,想要驱逐他们的小动作。

    一个处理不好,这次的事,就要前功尽弃。

    几人你来我往,商议着对策。

    朱希忠似乎神游天外,一言不发。

    过了多时,才终于回过神来,抬起头环顾堂上,开口道:“还不够。”

    他一开口,便将几人目光吸摄了过来。

    朱希忠淡淡道:“还需借我项上人头一用。”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从机械猎人开始兔子不吃窝边草,可盛总是狼啊!烽烟四起:逐鹿天下惨死重生后,宫门上下跪求我原谅离婚后她逆袭成豪门,渣父子悔哭了喜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