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132章 抽丝剥茧,猪卑狗险

第132章 抽丝剥茧,猪卑狗险

/>     有悲愤,有哽咽,有真挚,纷纷行礼。

    朱翊钧扫过一众庶吉士。

    忍不住感慨,众正盈朝,众正盈朝啊!

    赵用贤、吴中行这两人就不必说了,历史上可是拿自家坐师张居正刷声望的角色。

    以学生的身份,直斥张居正违背伦理纲常——不守孝是违背伦理纲常,学生骂老师,自然是权变。

    二人也被称为“批鳞敢谏之士”。

    他方才在经筵上,也未尝不是在给张居正打预防针。

    君父都不好用的,什么举主老师的身份,您老人家也别太看重,免得气坏了。

    后面的黄洪宪也是老熟人了,不过养望的手段也比前二人经典多了。

    去年彗星划过,这厮上了一本《慎交修以答天意疏》,让自己反思警悟,痛改前非。

    虽然不知道自己那时候才十一岁,有什么前非,但反正是被这厮刷了好大一笔声望。

    听说前阵子还把奏疏刊印出来,四处发行。

    除了这位,还有跪在黄洪宪旁边的李盛春,也是英雄好汉。

    如今虽然没什么苗头,但可惜没通过历史的考验。

    历史上万历想收商税,时任保定巡抚的李盛春上奏,请皇帝不要与民争利。

    后来被御史发现,这厮自己在设卡拦截,在地方上偷偷收商税。

    这些人如今跪在文华殿外,朱翊钧越看越是喜感。

    恐怕是一拍即合,跑来刷声望了。

    朱翊钧大致扫了一眼,目不斜视,由衷感慨道:“刚直好义,凡事关君国,持议必依于正。意所不可,虽贵显,力诤无所避。”

    “这才是我朝进士当有的风骨啊。”

    众人连道不敢。

    申时行看了皇帝一眼,不会由着给自己弹劾了吧?朱翊钧说完这句话,又伸出双手,一左一右,亲自将赵用贤、吴中行扶起。

    “赵卿、吴卿,快起来罢,熊敦朴的事,朕稍后定会给他一个公道。”

    “二卿犯颜直谏,铮铮铁骨,朕心甚慰。”

    “明日来西苑,授中书舍人。”

    这话一出口,众人纷纷露出喜色,赵吴二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振奋。

    这个结果也不错,直言犯上,君上虚心受教,也能刷到声望。

    而且,如今的中书舍人跟之前可不一样了。

    之前都是监生、恩荫官、举人来担任,做做枯燥的文书工作,地位不高,完全不符合进士出身的身份。

    但自从今上搬去西苑,以中书舍人值万寿宫、文华殿,地位就大不相同!

    不论其余,单单是“视同翰林院进修”的待遇,立马就让中书舍人水涨船高。

    能侍奉皇帝左右,掌握一定的权柄,还不会耽搁翰林院堪磨资历,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而且升擢速度明显加快。

    一甲第三的邓以赞,值了一年后,已经升兼左春坊左中允了。

    三甲一百零五名的郑宗学,如今则是授兼了翰林院检讨。

    中书舍人一职,莫名其妙地水涨船高了起来。

    如今竟然授到自己头上!

    赌对了啊!

    赵、吴二人喜上眉梢,连忙谢恩,正要说些什么。

    只见皇帝已经放开了自己,又走向李盛春、黄洪宪。

    走到李、黄二人的跟前时,朱翊钧方才还笑着的脸色,突然拉了下来,极其难看。

    “赵卿与吴卿等翰林编修,一片赤诚忠心,上奏无门,朕还能心领神会。”

    “你李盛春、黄洪宪,分别官授吏、刑二科给事中,竟然也在此伏阙!”

    “怎么,是通政司关门了,奏疏递不上来?”

    进士之中的年轻者,一般二三十岁的,精选为庶吉士。

    而后在翰林院学习两到三年。

    表现最好的,留在翰林院继续堪磨,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

    表现略好的,则为给事中、御史。

    特别一般的庶吉士,才会外放为州县官。

&nb>>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花都极品狂龙清穿:都喜欢多尔衮?那我选多铎我,落难王子,打钱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觉醒吧,恋爱脑!龙尸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