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169章 丝丝入扣,光前启后

第169章 丝丝入扣,光前启后

nbsp;   群然聊闲的时候,懂哥往往是最受欢迎的。

    立刻有人追问:“功夫?”

    方才说话那人点了点头:“或者说功能,工具,这是长惟居士方才的原话。”

    “认识的形式,也当有最为普遍应用于认识的‘工具’。”

    “这是居士欲将认识事物因果的先天之能,转为后天之用的论述。”

    不待人发问,他沉吟片刻,便再度组织好了语言:“功夫之一,便在于包括道德因果以内的一切万事万物之因果。”

    “诸君,可知东华门外的新学府,在传授一门叫做逻辑学的课业?”

    显然,士人们并不关心这个。

    大多都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那人无奈,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

    他想了想:“譬如说,我昨日我为了准备文会睡晚了,所以今日精神不太好。”

    “这句话的正确性,是不言自明的,放眼海内皆可通行的。”

    众人点了点头,这不废话嘛。

    那人摇了摇头:“但是在逻辑学的课业当中,便需要我论述,晚睡与精神不好的因果,并且提供证据。”

    立刻便有人翻白眼:“乡唔宁吃饱了撑的才要这种证据,谁还没个睡晚了精神不好的时候?”

    那人当即颔首:“正是这个意思!普遍的、可重复的现象,在他们那儿,似乎也可以作为阶段性的证据。”

    这话,倒是显得劳什子逻辑学没那么离谱了。

    不过还是有人大摇其头:“把法司那一套弄到说话当中,累是不累。”

    那人当即更正道:“累肯定是累的,不过这不是法司的一套,而是更加苛刻的教条。”

    “譬如我用圣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教训学生。”

    “那么为了确保这句话的正确性,便需要证明一个前提,那便是圣人所有言语,都是正确的。”

    “否则,便只是圣人的‘观点’,而不是‘正确之理’”

    这话一出口。

    大家眼神立刻便清澈了。

    多数人闭了嘴。

    只有少数热爱看热闹之辈,躲在人群中问道:“那陛下说的万事万物之因果,便是如此?”

    众人不由陷入沉思。

    因果,因果,认识起来自然不难,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类人中龙凤而言。

    外人觉得他们看不到因果,其实是并没有看到儒门之中,内置的正确。

    譬如圣人之言,为什么引用出来便可横行无忌?因为儒门内置的正确之一,就是圣人永远正确。

    这种正确不是理性逻辑上的正确,但却是普遍认可的、可重复的正确,在实践中,同样能够作为阶段性的大前提。

    这时候,看客们似乎品过味来了。

    皇帝……是不是在挑战这些内置的正确?甚至妄图重新加以审视?只最先开口说话那人迟疑片刻,缓缓道:“认识万事万物之因果,乃是从认识中脱胎,作为认识的形式、功夫、工具,是长惟公的原话不假。”

    “但,具体的形式、功夫,是否是如同逻辑学一般,还要长惟公著书立说之后字斟句酌地具体探讨。”

    场外众人,不由沉默下来。

    这场面话大家自然是心照不宣。

    毕竟在场的人虽然没资格入场落座,但基本的推演之能还是不差的。

    只听方才那人举了两个例子,立刻便意识到,所谓逻辑学,与万事万物之因果,是何等的契合。

    恐怕那座新学府,除了众人猜测筛选刀笔吏之外。

    更是皇帝所做的道学实践啊!但,问题在于……如果真要将万事万物的因果,认认真真,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又有多少事物,经得起如这人举例一般的盘问呢?连睡眠不佳为什么影响精神都要深究,还要深究多少无关紧要的事呢?连圣人的正确与否都要深究,是何异于掀翻天下已有之道德,重新构建?退一万步说,你的皇位,又是什么因果?要不要经受天下的因果考究?

    众人不敢想太深,只能沉默以对——毕竟,如今真的是一位儒学宗师坐在皇位上。

    思虑片刻的功夫,里间已然辩到激烈的程度。

    王世懋捏着两张临时记录好的言语,匆匆走出来贴在场馆外,又匆匆走了回去。

    众人还是很有章法的,没有一拥而上。

    一人当先上前高声诵念,为场馆内的形势,做着复盘。

    “……而行辩。”

    “方山公问曰,认识何以由天下而至后天?”

    “长惟公对曰,认识的形式,在于体悟因果,体悟因果的方式,在于实践,此二者为先天后天之桥梁,亦即功夫。”

    “裕春公问曰,实践,为心之实践,抑或行为之实践>>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因为怕死只好多谈几次恋爱了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结婚三年不回家?七零娇娇要离婚重生幼儿园,系统让我去高考?我在半岛当财阀继承人穿成稀有雌性,兽夫们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