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175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

第175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

明后一位,自然不是简单之辈。

    这小子一入京,朱翊钧立刻便注意上了。

    当然,除了做学问有说法之外,其人也确实是个办实事的。

    《乡甲法》就是其做知县的时候弄出来的。

    这位可谓是后世基层治理学说上,迈不过的人物——算是封建版的梁漱溟。

    如今朱翊钧对其人的安排,自然是物尽其用。

    他摆了摆手:“朕已经跟王希烈知会过了,先在翰林院学满半年再说。”

    中枢的方针战略,还是要好好灌输的,不然去了地方容易没头苍蝇一样瞎搞。

    再者说,总得让内阁、礼部堂官们,确定好师生关系才是。

    说着话的功夫,一行人已经回了万寿宫。

    此时自然有人去传膳。

    朱翊钧将冠摘下,随手放在桌案上,走到屏风前检查着木牌上是否还有未办完的事项:“上次朝臣奏请王阳明入孔庙被朕驳回的事,有什么下文了?”

    张宏听皇帝问得生僻,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

    一旁李进的干儿子见状,连忙上前答话:“回禀陛下,陛下以道统不明驳回的奏疏后,礼部便开始梳理阳明道统。”

    “据说是往前承继自孔孟、周张、程朱、九渊,往后延拓开创出如今的七贤。”

    “理学一脉的两人,与王守仁两位弟子已经认下了这个脉络,只有孔家还在与礼部拉扯。”

    朱翊钧见张宏茫然无知,东厂的人细数家珍,便知道又是宫里那点事。

    不过这种细枝末节,他也不会干涉。

    他将屏幕上的木牌放下,啧啧称奇:“孔家……让其入京,不就为了道统的事?”

    “大家心知肚明,如今还敢待价而沽起来了,怕是不知头痒水凉。”

    道统是必须要正的。

    这一步,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却又至关重要。

    为什么道学自称是延续儒家断裂千年的道统?就是为了革去秦以后的所有儒门学说的命脉。

    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是黄老之说没有儒家好听,换了个外壳而已。

    什么天人感应,大一统轮?不过是董仲舒六经注我罢了。

    总之,这些都是外道,攀附儒学罢了。

    真儒学,就得看道学。

    儒门正统在道学,那么如今的道学道统又是如何传承的?

    这就是如今朝野内外,亟待定论的事情。

    好在,最难的部分过去后,只需要走一个流程了。

    一旦这个流程走完,就应该开启儒家哲学的新篇章了。

    朱翊钧心中冷哼一声,以后遇到什么星象日食,再让他祈福罪己试试?想到这里,朱翊钧朝张宏吩咐一句:“传诏让衍圣公入礼部,议阳明道统。”

    张宏连忙应是:“奴婢这就去。”

    说罢,便低头躬身缓缓往外退。

    ……

    朱翊钧将屏风上的事过了一遍之后,便算是处理完了今日的事。

    午膳也正好端了上来。

    与隆庆六年时,一桌八道菜让高仪动容有所不一样的是,如今改成了十一道的规制。

    没办法,那时候一个人吃饭,少点也无所谓。

    今年以来,朱翊钧不是与朝臣一起吃,就是回万寿宫跟李选侍一起吃,少了品类还真容易遇到全是不爱吃的菜。

    不过,话又说话来。

    他这个皇帝倒是不愁吃,多增几道都随心所欲,哪怕跟太祖一样一顿二十七道菜也行。

    但百姓恐怕没这么容易了,如今已经入夏了,听有的州县上奏,至今还有燕子没有回巢,百姓拖着不肯春种。

    小冰期啊……

    朱翊钧心中感慨,往后必然会越来越难。

    农事上恐怕也得想想办法了。

    “可是尚膳监的厨艺不得陛下喜欢?难以下咽?”

    朱翊钧正想着事情,突然听到李白泱叫他。

    他这才回过神来,温和解释了一句:“不是,只是在想些事情。”

    李白泱狐疑地打量皇帝。

    说句实话,尚膳监做的菜,确实说不上好吃,至少比她在家里的时候吃的差多了。

    她只当皇帝遮掩,当即便开口求请:“陛下,晚膳让臣妾下厨吧?”

    朱翊钧瞥了李白泱一眼,还你下厨,神厨李富贵是吧。

    偶尔做一两顿就得了,要是给了后宫经常下厨的权限,说不得什么时候就添些慢性佐料。

    不过这倒正好提醒了他。

    他朝李白泱露出笑容:“下厨就不必了,不过食材上李选侍倒是可以下下功夫。”

    李白泱一愣:“食材?”

    朱翊钧点了点头,正色道:“须知,后宫有劝农劝桑之职责……”

    他顿了顿:“李选侍,种土豆去不去。”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哦,原来我已经是无敌的了魔界人的平淡日常娶了一只小草精,肆爷娇宠哄不停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小可怜被偷人生,在恐怖副本迷疯大佬开局觉醒蛊师,谁说虫族不算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