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墙

第201章 屠所牛羊,狗急跳墙

的功夫。

    一道扬尘由远及近,朝京城而来。

    两人下意识投去目光,不过瞥一眼的功夫,甚至来不及间歇谈论城楼下的事,便见这一队人马呼啸而过,赫然是嚣张跋扈亲卫开道,拥着为首之人纵马入城。

    两人不约而同间,眉头几乎拧在了一块,厌恶地看着方才入城的一队人马。

    “这些武将仗着皇帝的宠信,近几年又猖狂起来了,当真是畏威而不怀德!”

    纵马入城,实在嚣张!这些年风气越发败坏了。

    武官到兵部述职,不说三拜九叩的大礼吧,至少也得有跪地下拜的基本礼数吧?

    结果这些年倒好,那些都督总兵拿着皇帝的令箭,说什么三品官以上不对外行跪礼,竟然敢在兵部堂而皇之站着!

    还有顾寰那厮,区区勋贵,整天在文华殿廷议上杵着,为武官张目,实在碍眼至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

    “看开道近卫举的标志,好像是戚继光吧?也难怪这样嚣张跋扈,人家这次进京,可又是带了三千南兵随行的,谁要是惹他不顺心,城卫军还不一定够他打呢。”

    其中一人冷笑不停,语气中更是不乏轻蔑与讽刺。

    固然明白这些入京的外臣,多是因为听闻刺王杀驾事,才失了分寸,迫不及待想见到皇帝,但不管什么原因,跋扈就是跋扈。

    再者说,皇帝的安危,也不是这些武将应该操心的。

    “俞大猷在福建那般张扬跋扈,动辄杀人破家,回京述职都夹着尾巴,只带了两名随从,这戚继光倒好,三千南兵……哼,也不怕端不住这么大架子。”

    “谁让皇帝倚仗他呢,石茂华出事那晚,听闻京营跟五军都督府也有异动,再加上顾寰快死了,皇帝恐怕是想将京营交到戚继光手里。”

    “营卫异动……我这两日也听说了,似乎以讹传讹的成分多些。”

    调动营卫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皇帝跟内阁那一关不必多说,还要御马监大太监以圣旨和火牌等信物下兵部,而后再移交五军都督府。

    这一长串的流程,哪怕石茂华也干不出来。

    “不清楚,但我在兵科听到有人伪造火牌的传闻。”

    “伪造火牌!?焉能这般丧心病狂!?”

    “呵,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六年前凌迟的黔国公,不就干过这事?可惜你我现在停职,听到的消息都云遮雾绕,委实看不真切,不知几分真假。”

    “假的吧,能有这么大阵仗?”

    “不好说,这次皇帝出巡,苑马寺卿蹊跷跌亡,王崇古又与石茂华大吵了一通,依我看,未必没有关系。”

    “唉,算了,此事的真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皇帝要趁着这个机会将京营彻底抓在手里了。”

    说话者眼神颇为复杂,尤其显得忌惮。

    “造反嘛,双方不反着来,怎么就叫造反?谁反谁,本来就是不好说的事。”

    一句话出口,两人不约而同叹了一口气。

    对视一眼,对兵部与兵科晦暗的前途生出无数忧虑。

    ……

    “司礼监太监孙海?内廷也有牵扯其中!?”

    申时行面色凝重地将接过都御史温纯递过来的案卷,惊愕出声。

    温纯点了点头,直言不讳:“大兴县侵占皇庄一案,惜薪司掌印太监姚忠,背后便是此人。”

    “只因听闻皇帝打杀了姚忠后要继续追究,其人便畏惧天威,为石茂华趁虚而入,在夷人面圣前,暗中松懈了搜身。”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继续道:“现在只是都察院根据几名案犯的供述所做出的推测,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他似乎已经嗅到风声了,我怕夜长梦多,抓是不抓?”

    合不合规矩都是后话。

    两人是在吏部左右侍郎任上搭过班子的,本就来往密切,私交不错,再加上一者如今掌内阁,一者执台谏,天然的平齐平坐——国朝惯例,首辅南人时,必以北人掌台谏,用以制衡,其地位可见一斑。

    是故,两人之间说话,也甚少顾忌。

    申时行撑着椅子缓缓站了起来,在内阁值房中来回踱步,显然事涉内廷,有些麻烦。

    直到将手中的案卷捏到变形,申时行才狠狠咬了咬牙:“抓!别管是谁!查到头上就给我抓!”

    “你先拿我的条子去抓人,别让跟石茂华一样跑了,票拟和陛下的首肯我回头补!”

    温纯点了点头,就要转身离开内阁。

    “等等。”

    温纯回过头,却见申时行抬头叫住了自己。

    “京营右参谋赵用贤,也一并抓了!”申时行没头没脑来了这么一句。

    温纯皱眉。

    他有所不解,追问道:“赵用贤也牵涉其中?”

    申时行听了这话,脸色阴晴不定。

    过了半晌,他才有些难堪地别过头,侧脸以对温纯,看不清表情:“可能有。”

    即便没有,都到这种时候了,也该大局为重,考虑考虑皇帝的心情了。

    当初张居正夺情事,赵用贤就明面赞同,暗地里串联不断,可谓是阳奉阴违。

    皇帝本来打算年后便将其送到浙江抗倭废物利用,如今既然出了这种事,还有营卫异动的迹象,那就只能顺势下狱了。

    这样固然不光彩,但申时行入阁后,有太多大局为重的时候了,也不差这么一次,就算是权力小小的任性罢。

    温纯从申时行的反应中,显然也读出了某些复杂的权衡。

    他沉默片刻后,缓缓点头。

    申时行见温纯应得勉强,只好艰难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颇显尴尬的笑容,劝慰道:“景文,你我共事多年,也是知我的,我是一心为公。”

    所谓可能有,又称也许有,或者叫莫须有,这名头说出去终归不好听。

    哪怕跟某人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总是道德污点。

    温纯抬头瞥了申时行一眼,见其双手一副将伸未伸的尴尬模样,他不着痕迹将手背回了身后。

    他看着神情尴尬的申时行,直接开口道:“汝默不必解释,我都明白。你怕遭了世宗故事,大局为重才不惜脏了双手,我非是陈吾德,又岂会站着说话不腰疼。”

    申时行听了这了这话,尴尬脸色几经变化,最后尽数化作疲惫与感慨。

    世宗故事,谁不怕呢?

    他们没见过嘉靖皇帝在登基之初的模样,但多少是听过的,什么度田、清丈皇庄、开海、剿倭,在海瑞眼中的英明神武,怎么说也不算昏聩之主。

    奈何一场壬寅宫变,便再不视朝,成仙做祖,却失了人样。

    如今申时行最怕的,不是什么尚书造反,也不是什么五军都督府有人伪造火符,反而是尤其担心皇帝会不会受了刺激,突然深肖祖躬起来。

    当初世宗皇帝火场逃生后,将其治好的太医暴毙,有干系的朝官朦胧推升,一直被世宗皇帝疑心甚久。

    今上的疑心不比世宗皇帝轻,近年随着年岁渐长,疑心日盛。

    这种时候,内阁不拿出一个彻底的态度,向皇帝表明立场,安抚一番,申时行怎么能心安?他悠悠叹了一口气:“唉,陛下出巡不过一月,我便坐视这等事在眼皮子底下酝酿,实在罪大难赦。”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开挂后,我成了最强驭兽师神话从宝莲灯开始四合如意因为怕死只好多谈几次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