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说着,她站起身,提起御笔,摊开奏折。
又磨墨,我想磨点别的……赵都安吐槽,熟稔地来到女帝身旁,蓝袖添墨。
前后两次磨墨,意义却迥异。
穿越那日,只是将他当個仆人来用。今日却已是表示恩宠了。
只是往砚台里倒泉水时,哗哗哗……赵都安不禁尿意昂然,只好抬起头转移视线,却正瞥见女帝欣长粉颈,近在咫尺。
“……”深吸口气,重新盯向砚台,小脑膨胀。
徐贞观好似浑然不觉,一边批阅不甚重要的折子,一边轻轻叹了口气,道:
“距离庄孝成一案才过去多久?一月有余,伱便着实给了朕太多次惊喜。”
说话时,她也不禁感慨。
哪怕一再调高对赵都安的预期,但又屡被对方打破。
庄孝成案前,印象模糊,只是孙莲英举荐,一个模样俊朗的军卒。
名声不好,但既是丢出去当盾牌,引贼人的“棋子”,那些许骄纵,也便当做补偿吧。
案后,察觉这小卒的聪慧不凡,深觉浪费,提携为供奉,也是正式步入考察期。
她本以为,赵都安要许久后,才能做出些许成绩。
却不想,转头便机缘巧合,破了火器匠人案,挖出蛀虫,也给了她敲打朝堂,趁机布下大网的契机。
出人预料。
但那时,也只感慨他运气好,斗张家兄弟,并无太多可圈可点处。
结果扭头来,当初被自己忽视的小卒,已联手袁立,参与“斩裴”党争这等大漩涡,立下战功。
且不再依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手腕。
无论是欺诈裴楷之,还是阴谋转阳谋,完成“离间计”,虽与袁立这等老辣朝臣相比,仍显稚嫩,但棋手的锋芒已然初显。
自己过去,究竟漏掉了怎样一个能臣啊……好在,为时未晚。
“陛下谬赞,微臣只做了些微末小事,真正的难关,还是袁公以及诸多朝臣破解。”
赵都安谦逊极了。
徐贞观笑了笑,说道:
“我听闻你在午门前,将裴楷之气吐血,如此算得罪死了淮水裴氏……参与此事,也彻底恶了李彦辅……你不怕?”
赵都安正义凛然:
“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