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雷可以对应电,达可以对应通达,而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电波发射出去,到达目标之后反射回来。
通过这个发射和接收过程,计算出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及可能有的其他信息。
雷达这个词,也勉强能够对应上这些功能。
日本人用的“电探”虽然更加准确,但是听起来显然不如雷达大气。
大明正式开始研究这种设备的时候,正式官方称呼是无线电探测设备,但朱简烜偶尔会下意识的称其为雷达。
雷达这个称呼也被不少工匠学了去,工匠们之后还自觉的做了一些解读,觉得这个称呼很合适。
朱简烜知道之后,也不介意继续用雷达这个称呼了,只要不会误解就行。
朱简烜给雷达实验室下了一些新的指示,根据电波的反射原理探索超视距雷达的可行性。
原始类型的雷达,发射的电波是直来直去的,而地球表面是弧形的。
电波无法超越地平线,探测距离自然也无法超越地平线,最大探测距离与肉眼的理论最大可见距离是一样的。
根据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观测距离在三十到四十公里之间。
但电波其实是可以反射的,短波无线电就是依靠反射,将信号直接传遍全球的。
利用电波反射的原理,就有可能探测到地平线之后的事物,成功之后就能制造超视距雷达了。
至于更加复杂精密的相控阵雷达,至少得再等下个十年再考虑了。
要在晶体管和计算机上继续积累经验。
按照朱简烜的直接引导,计算机实验室的工匠们,首先电子管完成了二进制通用计算验证,同时也制造出了晶体管。
然后正式的设计就直奔晶体管计算机路线了,没有在电子管计算机这条路上过多的停留。
现在已经制造出来的大型计算机,每秒运算次数达到了十万次。
按照朱简烜自己的判断,大明现在的计算机水平,大概相当于前世美国五十年代,中国六十年代。
但是,现在摆在朱简烜面前的计算机,已经拥有了图像显示器,还拥有键盘和鼠标。
这些划时代的输入和输出工具,因为朱简烜的直接提示,被早早的连接到了计算机上,或者是早早的制作了出来。
这种计算机已经不再完全依赖纸带输入和输出了,操作便利程度已经达到七十年代了。
朱简烜看着现场的工匠操作了一会儿机器,然后就专门带着计算机实验室的相关工匠,给他们下大了新的指示和提醒。
他们下一阶段的任务,是去搞硅晶半导体集成电路,朝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方向跑步前进。
朱简烜希望自己去世之前,能体验到前世新世纪水平的个人计算机。
至少应该能够在电子计算机上打游戏了。
在前世的历史上,ibm7090计算机发布,到暗黑破坏神2发布,之间隔了大概四十一年左右。
大明有自己的直接引导,能够避开一些典型的弯路,还有集天下之力攻关。
大明的计算机产业发展速度,应该能比前世历史上更快,这四十一年的路程应该能压缩到三十年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