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看一样的节目了,这可是一个很大的噱头。
除夕过后,天工二十六年正式开启,世界各地的官民百姓们,开始用各自的方式走亲访友。
大明朝廷和藩国统治的地方,包括大明本土、南洋、澳洲、西域、印度、天方、非洲、霖洲、美洲等正常过年。
其他已经成为大明藩属国的欧洲国家,无论官方也民间也开始在大明春节前后搞庆祝活动。
新年开年后的各种活动中,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朱简烜的生日。
朱简烜度过了自己四十九岁的生日之后,过年期间的漫长假期结束,官僚和将领们返回岗位。
天工二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的朝会开始后,朱简烜就让李锐出来宣读几份圣旨。
首先是责令户部负责控制减少童工,鼓励寡妇改嫁,扩建孤儿院、养老院,扩大养老保险等新改革事宜。
这些基本都是朱简烜去年考虑好的,从儿子们的建议中提取出来的安排。
下面的官僚们听到这些安排,有的恍然有的感觉疑惑,有的隐约猜到了什么,也有很多完全无法理解。
因为朱简烜这些新政令,基本都会有增加人口的效果。
最典型的就是鼓励寡妇改嫁,守寡的女子多半不会再生育,但是改嫁之后多半会再次生育。
通常都是人口非常稀少的时候,朝廷才会专门鼓励寡妇改嫁。
比如说西汉初年和三国时期。
甚至在需求最为迫切的时候,已婚女子跟丈夫分居的,都会被官员拉去改嫁。
曹魏时期搞出过把出征士兵的妻子拉去改嫁的事情。
不能让女人的肚子闲着。
等到人口过多的明清时期,朝廷和民间都会鼓励守寡了。
但是大明现在的人口状况,皇帝和朝廷的官员们都很清楚啊,大明本土就是人口太多了。
人口基础庞大,增长速度也不断飙升,现在一年都快三千万了。
所以朝廷这些年一直在组织海外移民。
情况都已经这样了,皇帝却还要鼓励寡妇改嫁?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上强度吗?
就算是一部分官员知道,皇帝让大皇子去调查江南女子科举的内情了,也一下子猜不到朱简烜的真实思考逻辑。
他们就是以为,皇帝觉得寡妇有钱还没有固定的丈夫,就容易生出各种事端,所以才会这样安排。
实际上朱简烜盯上的是工厂和商行,最先进入工厂和商行做工的就是底层的寡妇。
不过这件事情倒没有引起官僚、勋贵们的注意,就觉得这单纯就是为了平复寡妇科举相关的影响。
李锐的第一份圣旨读完,相关部门的官员一起躬身领旨。
李锐去宣读第二份圣旨。
根据大皇子朱靖坚在江南地区的考察报告,首先做出对女子学校和女子科举事务的明确规定。
在此基础上责令李锐和汪莱,在科学院和工程院之外,筹建独立的教育院。
教育院负责管理所有的学校和学生事务,包括曾经的所有的生员及以上有功名的百姓。
学校体系内的各级结业考试,以及新设立的女学事务,也由教育院自行负责。
同时负责编撰大明工程技术说明文档、大明各级学校的教科书。
以上诸般事务,在教育院下设立不同部门负责,科学院和工程院相关人员通力协助。
设科学院大学士、工程院大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