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3公里的配送时间为1小时,超时罚钱,大家都能完成。可是算法发现,大家都能在45分钟内完成,于是规则就修改为配送时间为45分钟,超时罚钱,于是大家拼命加速。又过了不久,算法发现大多数人30分钟也能完成,还能继续优化,于是修改为30分钟,超时罚钱,大家只能靠违章的方式,按时抵达。
以此类推,越往后时间越紧迫,做不到?没关系,外卖行业门槛低,收入可观,总有人愿意削尖脑袋挤进来挑战。
算法就是资本家制定的标准,骑手越努力,压榨越肆意,骑手们永远也无法靠个人力量去对抗系统分配的世界。结局就是,外卖员为了挣钱,每天与时间赛跑,为了争分夺秒不顾自身安危,成为了高危职业。
另外,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怪平台。
因为消费者们也会被惯坏,在国外送一单1-2个小时很正常,没人抱怨。但是在国内,哪个平台如果提高配送费或者多给骑手时间,这样的公司估计会被口水淹没。
用户们拍拍屁股果断寻找下一家更快更便宜的平台点餐。
所以,一切算法其实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想要的,是更便宜的服务和更短时间的配送。公司不断地妥协和压榨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如果没有竞争优势,用户就会流失。最后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留下来的都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资本家,因为这都是消费者选出来的。
陈平江不愿意那么卷,首先要做的就是最大可能的击溃饿了么和美团的有生力量,然后制定行业标准,大家统一起来。
不许那么卷!
…………
舆论在第二天持续发酵。
因为外卖行业刚刚出现,这还是第一次将外卖小哥与恶劣天气搏斗放在聚光灯下。
在这个聚光灯下,有人性、有利益驱使,有各种复杂的情绪。
不少媒体跟着流量走,大众喜欢看什么,他们就关注什么。
一时间不少媒体都在找蓝骑士采访。
如果换成几年后,大风大雨大雪下正常配送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过分关注了。
小伟又忙碌了一个白天,下午四点找了个十元便当店随便对付一口,既是中饭也是晚饭。
吃饭的时候,他乐呵呵的看着手机。
大壮问他:“你今天跑了多少单?笑的那么开心。”
小伟喜滋滋的将手机屏幕放到大壮眼前炫了炫。“刚好五十单,1000块钱。”
“我靠,你咋跑的?这么多?我才37单。”
小伟擦了擦嘴:“那不废话,你11点才出来,我从早上就在跑了,就趁着这几天多挣点钱。现在跑一天,顶得上其他时候跑两三天的,如果辛苦点,甚至抵得上三四天收入。”
“那么拼命干什么?昨晚回去我躺在宿舍床上,看到网上还有人骂咱们是见钱眼开,骂公司一点不人性。”
小伟一听,立马急眼了。“啥玩意?真骂咱啊?”
“可不嘛!你不知道?”
“我知道个屁,知道我就上去喷他们了,昨晚浑身湿透了,回去洗了澡就睡了。”
稍微有点键盘侠属性的小伟立马登录上微博,随便一眼扫过去,还真有人说外卖骑手要钱不要命,火气蹭的一下就上来。
手指哐哐打字:“你懂个屁啊,老子不送外卖你养我?是不是我老婆孩子你帮我养?净站着说话不腰疼。”
随后他又找到另外一条劝用户别点单的微博,发表回复:“你们不订外卖,我上哪赚钱去啊?我今天白天送了50单,挣了1000块了。这种恶劣天气,公司对我们骑手有冲单奖励,还有超时免责,还有其他补贴,而且不忙的时候我们也会去休息。”
回复了一圈后,他才满意的朝着大壮问到:“先回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