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唐天将军 > 第二百零九章 四镇节度,控地万里,劲兵重镇,皆在一身

第二百零九章 四镇节度,控地万里,劲兵重镇,皆在一身

    “李将军对国家的忠诚,朕早已知晓,诸卿有目共睹。”

    李隆基让李瑄平身。

    他还有重任要交给李瑄。

    因为他要让李瑄全心全力,为他打赢这一次唐蕃大战。

    在开元二十九年的时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率四十万大军压境,浩浩荡荡。

    一路入宁塞军,在攻积石军城不下后,转攻达化城,屠城中军民。

    一路入赤岭东山口,攻破石堡城!

    一路通过湟水,入安人军一带。

    当时,河陇瑟瑟发抖,由于河陇节度使盖嘉运沉迷酒色,醉倒在温柔乡中,致使河陇无调度,所有军城、守捉,自闭防守。

    许多百姓被吐蕃大军掠走。

    李隆基认为这是他的耻辱。

    当时只有一名连军使都不算的骑将,击退一部分吐蕃先锋。

    盖嘉运为遮蔽罪过,上奏一名那个叫臧希液的骑将,率五千士兵大破四十万吐蕃大军。

    但这种话,李隆基根本不信。

    因为吐蕃兵分数路,在唐境如入无人之地。五千士兵大破四十万,要辗转千里,在安人军,青海,赤岭,过黄河,宁塞郡,与不同的吐蕃军队进行飞一样的大战。显得河陇其他军队和废物一样。

    那样还会丢下石堡城吗?

    事实上,吐蕃四十万大军耀武扬威后,带着战利品从容不迫地退回九曲、青海,以石堡城为支点,建立屏障。

    开元二十九年的战斗,其实是李隆基的遗憾,失去击破吐蕃主力的好机会。

    现实力大减的吐蕃,再次顷国而来,李隆基不想再错过。

    “诸卿,王忠嗣去朔方、河东节度、支度、采访、营田大使后,谁可以担任这样的职务?”

    李隆基步入正题,向诸位大臣问道。

    “启奏陛下,臣认为两镇副使可以就任?”

    一名大臣出列向李隆基禀建议道。

    “看副使的资历,有领一军的才能,而非元帅之器。”

    李隆基当即否掉。

    其实河东副使韩休琳兼任兵马使,是为储帅,有儒将的风度,但李隆基不想用他。

    “启奏陛下,振武军使郭子仪状元及第出身,在边塞屡立功勋。”

    又一名大臣举荐。

    “立的都是小功勋,还检测不出有无这样的统帅能力。”

    李隆基对郭子仪不熟悉,说明郭子仪立下的都是一般功勋。

    “启奏陛下,河东兵马使李光弼富有韬略,能整训士卒,有王忠嗣的才干。”

    一名大臣试着说一句。

    “李光弼没经过几次战斗,不能服众。”

    他听说李光弼是王忠嗣一手提拔的亲信,只这一点他就不会考虑。

    “启奏陛下,安北副都护,朔方节度判官李暐在边境十几年,可有领一使的能力。”

    “李暐没有独自领兵的经验,还要历练一下。”

    李隆基回答。

    “启奏陛下,兵部员外郎、兵役使陈回光有主将的经验,可以外出为帅。”

    “陈将军可为朔方副使,还要再领一些战功为大使。”

    大臣们为了表现自己,让边将承恩,七嘴八舌地举荐大将。

    甚至连李瑄麾下的高秀岩、安思顺、王难得都被作为边帅候选人,李隆基以吐蕃事重拒绝。

    连十二卫大将军都有推荐,皆被李隆基一一否决。

    这样大臣们也没办法了。

    朝中也没有人有资格,文官想为将,先要去边疆,不可能一上去就任节度使。

    除非宰相亲自兼任节度使,和开元后期一样,李林甫亲自兼任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

    “左相,你有没有良才推荐?”

    李隆基问裴宽。

    “回陛下,先前臣考虑的大将,都不合陛下心意,所以心中已无人选。”

    裴宽起身回答。

    他十分好奇,一连二十几个人都被李隆基毫不犹豫>>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蜜桃难哄我的透视超给力卧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辱痕拿命破案,全网犯罪分子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