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唐天将军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唐的地图,李林甫入道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唐的地图,李林甫入道

     第243章大唐的地图,李林甫入道

    李隆基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曾祖父李世民的故事。

    那神文圣武和贞观故事,耳濡目染,令李隆基心驰神往。

    李隆基登基以后,姚崇、宋璟、张说等文武大臣,提的最多的就是上古的尧舜和太宗皇帝。

    尧舜是文人的精神净土,但太过遥远。而太宗皇帝距离李隆基很近。

    垂衣治天下,端拱车书同的煌煌文治。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的赫赫武功。

    这些身后事,谁能忍住?

    谁又不想如李世民一样受人称赞呢?

    克绍箕裘,李隆基认为在此次大战,尽拥黄河后,他可以比肩曾祖父。

    开元盛世,不单单是时代的顶峰,还有一种盛唐气象。

    杜甫、李白、王维、孟浩然、王之涣、张九龄、高适、王昌龄、岑参、贺知章、吴道子、张旭、颜真卿、怀素、陆羽、张若虚、韩翃、张说、崔颢、常建、韦应物等等。

    与其说文学巨匠为李隆基增加声望;倒不如说李隆基鼓励诗体改革,为诗人创造这样的环境。

    没有开元天宝这些诗人点缀,唐诗注定不会完美。

    观看李瑄上表的奏书,李隆基如痴如醉,连案前摆放的珍馐,他都一动未动。

    天色黑暗,月华如练,曲江星辰满天,与万千花树所映衬。

    高力士掌灯到深夜,李隆基才放下奏折,打了一个哈欠。

    “我为皇帝以后,从无今日之兴。力士,你觉得历史上哪次战斗,能比肩大非川之战?”

    李隆基将手放在案上,向一边守候的高力士询问。

    “七郎歼敌三十多万,皆为战兵,还擒获吐蕃赞普,古代也只有长平、昆阳、淝水可以比拟。”

    高力士纵然等了数个时辰,依然心平气和。

    “边军斩俘三十三万,却只阵亡一万多人,而附属大唐的诸胡部不过死伤数千人罢了。看看七郎得到的战利品,即便给死伤的勇士抚恤,给立功的士兵重赏,我们还能余下许多。国家的财富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更丰盛了。我也觉得只有长平、昆阳、淝水这种决定命运的战争可以比拟。七郎真可谓国家的肱骨!”

    李隆基给予李瑄最高的评价。

    李瑄上报的战利品数量,让李隆基第一次看到战争带来的丰盛。

    从金银珠宝,到马牛羊等牲畜,再到兵器、盔甲、粮食、铜铁、皮毛、绢麻。

    还有许多人口资源。

    李隆基以后不用再担心囊中拮据。

    他有无尽的财宝可以挥霍。

    “圣人英明!”

    高力士微微颔首。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是七郎的笔迹,话语甚妙。一百多年来,大唐与吐蕃战斗不止。陇右百姓没有生计,皆因吐蕃狼子野心。力士认为吐蕃会不会以番邦的礼节朝拜?”

    李隆基又向高力士问道。

    雪域高原是苦寒之地,唐人难以适应,如果吐蕃臣服,自降称号,年年献上大量的马牛羊,便可以放他们一马。

    太宗皇帝,可没有令松赞干布臣服。

    “只怕吐蕃会请命让尺带珠丹回去!”

    高力士向李隆基回答道。

    “我怎么可能放虎归山呢?尺带珠丹必须留在长安,新任赞普如果有儿子,还要派质子前来。否则就由七郎和吐蕃打交道吧!”

    李隆基对吐蕃的态度很强硬,不仅要超过回纥的牛羊马、金银等贡品,还要让吐蕃再派人质前来,且岁岁以大论带头来朝。

    通过大量的朝贡,削弱雪域高原的力量。

    吐蕃已经失去最精华青海和九曲,又先后失去吐谷浑、党项、通颊、苏毗、白兰羌。

    这些部落曾经真刀真枪为吐蕃卖命。

    而现在吐蕃南面的属国、西域的属国;最多在远处摇旗呐喊,不能指望他们冲锋陷阵。

    李隆基认为吐蕃已经无法威胁到大唐。

    “天威如是,相信吐蕃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高力士应和道。

    现在李隆基和高力士,都持有固有印象,认为吐蕃王国和突厥汗国差异不大。

    雪域高原是比大漠草原更恶劣的环境,即便大唐入雪域高原,将吐蕃打败,也得不偿失。

    最好的办法就是令其臣服大唐,让赞普受封,每年为大唐上贡丰厚的资源。

    “大非川之战的奏书,史官记录,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别叫我邪神华娱:我真不想当海王从霍格沃茨开始的魔法之旅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囚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