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唐天将军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

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

信“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他们联袂而来,只因李林甫与李瑄是死敌,借助李林甫的手,破坏李瑄的政策。

    他们不害怕李瑄报复,因为他们是朝堂的大多数,是州郡的大多数。

    当从上到下,都觉得深以为然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风气。

    此风气哪怕违背道德与良知,也不会让既得利益者内疚。

    当混浊成为常态,清白也是一种罪过。

    有些人憎恨光明正大,是以为天下没有这样的人。即便见过光明正大的人,见过为国家英勇献身的人,也会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想扶正这种风气,就必须有一次轰轰烈烈的大变革!朝臣此次在李林甫的府邸会面,意义是重大的。

    本来以为失势的李林甫,一盘散沙的公卿大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联合起来。

    形成名义上的“保守派”,李林甫从玩弄权术的权臣,成为保守派的领袖。

    只要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

    长安城中,最近两日会很忙碌。

    因为李隆基的寿诞即将到来。

    千秋节始于李隆基,从开元十七年,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百姓已经习以为常。

    文武百官,诸郡太守,都想方设法寻找奇珍异宝,以图送入长安。

    如果自己的宝物,能让李隆基高兴,升迁就会有望。

    安禄山为他“干爹”的寿诞,特意携带贵重的礼物,从范阳跑回来。

    一般的太守,不能擅自离开,只能委派官吏到长安。

    是以长安城外,九道车马,青绿衣袍,络绎不绝。

    原本应该是商人的通道,现与他们为伍的,是穿着绿色、青色官袍的官吏。

    有的骑马还好,有的直接架着马车。

    使九衢之内,麻衣如雪的赶考文人很不自然。

    进京赶考的文人,多是青年热血,满怀雄心壮志,看到的却是这番景象。

    也给杜甫造成很大的冲击,这也使他产生一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念。

    看似简单的十个字,却是无比伟大的抱负。

    杜甫想辅助君王,使之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进而实现国家风尚的敦厚朴实。

    大唐权贵的穷奢极欲,很快就会与杜甫的理想碰撞。

    ……

    秋风清,清月明。

    在宋国公后花园的桃树下,李瑄单独与安思顺交谈。

    “安将领当副使屈才,我准备奏你为朔方节度使,你做好准备吧!”

    李瑄与安思顺畅聊的时候,突然说道。

    “李帅您为大使,我怎么敢犯上呢?”

    安思顺受宠若惊地说道。

    “朝堂上伱也看到了,我的志向已经不在边疆,我即将卸任节度、支度、营田、采访、押蕃等使。你好好干吧!大有可为。”

    李瑄向安思顺安抚道。

    “李帅之恩,末将没齿难忘,在我治下,一定会遵从您的指令,必要的时候出兵为您打击豪强。”

    安思顺激动不已,连忙向李瑄拜谢。

    节度使,为“上将”。

    胡人从军,一生追逐的,就是上将之位。

    他父亲安波注从军一辈子,七十岁还在马上,也不过是河西都知兵马使而已。

    他奋斗大半生,辗转多军,是李瑄提拔他为兵马使,然后提拔为副使,再到加大将军,封爵位。以及现在的承诺。

    这让安思顺由是感激!

    “记住我曾经的话,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我的法度很严厉。等监察御史到朔方,不会因为你曾经是我的部下,就对你网开一面。”

    李瑄郑重向安思顺说道。

    能当几年节度使,就看安思顺的本事了。不是是谁都能跟安禄山一样,屁股一坐,就是十几年。

    “末将明白!您的军规,我不敢忘记。”

    新帅否定旧帅,此为常态。

    然李瑄的威名,哪怕离开一军,留下的余威,足以震慑人心。

    作为跟随李瑄几乎参加过所有战斗的安思顺来说,他明白李瑄任何一句话,都不是无的放矢。

    李瑄拍了拍安思顺的手,让他回堂喝酒。

    他又将高秀岩叫出来,也说了差不多的话。

    他准备推荐高秀岩为河东节度使。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哥们竟是曹操型上单?至高洪荒,群友是诸天大佬关于我变成女巫做日常任务这件事让你鉴定物品,你选择提取神通?五个京圈大佬沦陷后,我跑路了凡女登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