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唐天将军 > 第二百六十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二百六十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261章宰相肚里能撑船

    李瑄的身份,不位于两班,而在于武臣之首。

    不论是谁投来目光,他都岿然不动。

    杨慎矜心中慌乱,想得到李瑄一些提示,但李瑄对杨慎矜视而不见。

    吉温此獠,软硬不吃。

    可他毕竟是五品官吏,今日需在朝会上,向圣人禀告。

    “陛下至……”

    “拜见陛下……”

    随着监礼官的呼喊,李隆基被拱卫至龙榻上,文武百官向李隆基一拜。

    “众卿平身!”

    李隆基示意大臣们平身。

    千秋节过得很畅快,令李隆基竟有一种不想早朝的感觉。

    等十月过后,李隆基想着到华清宫温汤。

    百官会随行至华清宫,也要上朝,但那却是李隆基最轻松惬意的时刻。

    这两年因为战争和琐事,加上华清宫新建宫殿,他未去华清宫。

    现在华清宫的新建筑已经修成,他今年一定要前往。

    朝会一开始,本要先处理中书门下的事务。

    但萧隐之起身出班,向李隆基拱手一拜,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萧侍郎请讲!”

    李隆基抬手,让萧隐之直言。

    “臣奏御史中丞兼太府卿杨慎矜与还俗僧人史敬忠一起夜观天象,论图谶之学,似是要谋逆天命,恢复隋室。”

    萧隐之向李隆基奏道。

    他是最先揭发史敬忠的人,自然要由他先上奏。

    他的言辞狠辣,直接将大逆不道的帽子扣在杨慎矜的脑袋上。

    李林甫为安全起见,没有亲自下场弹劾杨慎矜。

    他担心李瑄这小子还有什么怪招。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京兆尹缉拿史敬忠的时候,颇为隐秘,文武百官还不知道长安发生这么大的事情。

    所有大臣都将目光落在杨慎矜身上,有的转而看向李瑄。

    上次的御史台案,杨慎矜与李瑄站在一起,拔除李林甫的爪牙。

    文武百官理所当然地认为杨慎矜是李瑄的人。

    萧隐之弹劾杨慎矜,醉翁之意不在酒。

    现萧隐之等大臣突然跟李林甫搞在一起,这里面没有李林甫的影子,他们是不信的。

    萧隐之上面还有直属上司裴宽,如果没有李林甫撑腰,萧隐之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找杨慎矜的麻烦。

    谁都知道,受李适之的影响,裴宽与李瑄之间的关系不同凡响。

    龙榻上的李隆基,好心情一下子荡然无存,他横眉怒目,大喝一声:“杨慎矜何在?”

    他主要是被“图谶”和“恢复隋室”这几个字刺激到了。

    隋朝都灭亡一百多年了,作为隋炀帝子孙的杨慎矜竟然还想着这种歪门邪道。

    “臣在!”

    杨慎矜应一声后,立刻出班跪在大殿中央。

    他心中愤怒,亏他这么相信萧隐之,把萧隐之当朋友,现竟然出卖他。

    萧隐之是长安唯一一个知道他与史敬忠交往的大臣。

    之前因与萧隐之一起查办御史台案,又得知萧隐之不与李林甫为伍,所以杨慎矜对萧隐之没有防备。

    “杨慎矜,大唐对你一族不薄吗?你的兄弟都身居高位,你想干什么?”

    李隆基向杨慎矜质问道。

    “启奏圣人,臣冤枉。臣对大唐忠心耿耿,夙兴夜寐,不敢让太府出现一丝一毫的错误。臣虽与史敬忠认识,但臣绝对不敢妄言图谶……”

    杨慎矜向李隆基边叩头边说道。

    他的兄长杨慎馀为少府少监,他的弟弟杨慎名为洛阳令。

    从他祖父杨政道,到他父亲杨崇礼,都是唐臣,为大唐兢兢业业,怎么敢去多想呢?就算他和史敬忠研究星象,也只是想着去躲避灾祸,而非阴谋不臣。

    “启奏圣人,此案已经举报给京兆尹处理,昨日史敬忠已经被抓获,现京兆尹已经查清。”

    萧隐之趁机又说道。

    他刚纳了十五岁的小妾,就被李瑄宣布这样的政令。

    虽然不会追究现在,但却如同一根刺一样,刺在萧隐之的心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别叫我邪神华娱:我真不想当海王从霍格沃茨开始的魔法之旅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囚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