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唐天将军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

第二百六十八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

>
    一般兼任尚书的宰相,都会把本部尚书事,托付给侍郎。

    李瑄虽然不任中书、门下,但他需要推行新法,一定比左相右相还忙碌。

    而且李瑄不相信李彭年。

    因为李彭年与李林甫关系非常好,是靠拢李林甫的一员。

    毕竟李林甫曾任吏部尚书,是李彭年的顶头上司。

    原来的吏部侍郎宋遥和苗晋卿因“曳白”事件被贬出长安后,李林甫就把吏部的事情交给李彭年。

    李瑄又不能无缘无故免去李彭年的职务,所以要暂时坐镇吏部。

    实在不行就再推荐一名吏部侍郎,逐步架空李彭年。

    在众官吏的拥护下,李瑄进入吏部衙门。

    李瑄仔细听李彭年为他介绍的吏部事宜。

    虽李彭年与李林甫关系甚好,又在心里反对李瑄的新法,但表面上他毕恭毕敬,说话客客气气。

    李瑄连李林甫都敢当朝去怼,更何况是一个侍郎。

    “新法即将推行,以后吏部的考核,新法也要算入。”

    李瑄听完汇报以后,向李彭年说道。

    “遵相公之命!”

    李彭年非常识时务地点头。

    只要李瑄在吏部,不论吩咐什么,他就会干什么。

    但在朝堂上,他会跟随李林甫。

    这样虽然会很难受,但只要不被李瑄揪住把柄,李瑄就拿他没办法。

    李瑄也心知肚明。

    他要看以后李彭年在朝堂上的表现,如果再吃里扒外,李瑄必然会找机会整他。

    “裴员外,上次你觉得我的策令不达,这次的常平新法何如?”

    吏部官吏回到自己的官署后,李瑄叫来吏部司员外郎裴遵庆,并向他询问道。

    “下官无法评价!”

    裴遵庆低头没有作答。

    实际上他的言语,也已经给李瑄答案。

    “治国先治吏,所以吏部责任重大。但全国地方官吏的吏治和风气,有散漫腐朽,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裴员外这段时间想一个整顿地方官吏的方法。”

    李瑄没有再深究,而是对裴遵庆吩咐任务。

    “下官尽力而为。”

    裴遵庆只得点头说道,他觉得李瑄是在为难他。

    但他不得不应,这是尚书的吩咐。

    整饬吏治的法令,哪有那么容易颁布啊!不过裴遵庆看出一点,李瑄已经在用常平新法,打击豪强。

    现在还想整饬吏治,似乎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我期待裴员外的策略!”

    李瑄安抚裴遵庆一声,准备离开。

    “请恕我直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相想澄清天下,但要一步一步来,您如此年轻,却如此激进,这是为什么呢?”

    在李瑄走的时候裴遵庆忍不住叫住他。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世事无常,风云变幻,我又怎么能不抓紧时间呢?常平新法是宰相主持的事情,制定吏治是吏部的事情,这有什么冲突呢?好好做吧!”

    谁也猜不透李瑄的想法,李瑄不会告诉任何人。

    裴遵庆无法再说,他觉得李瑄如迷雾中的人一样。

    无法揣测李瑄的行事风格。

    在正堂之中,李瑄开始书写常平新法和常平新军的草稿。

    接下来,李瑄还要考虑用人事宜。

    他要将他的一些幕僚调回长安,任以雄职。

    同时,提拔一些觉得靠谱的官吏。

    如王昌龄、杜甫这类人。

    高适、刘晏、杨绾,还有一些长史,别驾等,都是刚任职的官吏,不可调遣。

    青海、积石、柏海三郡,需要他们治理稳定,传播李瑄的影响力。

    其他如岑参、刘单、吕諲、李希言等僚属,可以调回长安任职。

    至于新的判官、行军司马,就让王难得和哥舒翰提拔吧!

    想到此,李瑄向哥舒翰、王难得等写信,让他们放这些僚属回长安。

    同时,吩咐李瑄在湟水城的管家沈籍,带>>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神算小村医我的战神女婿下九流:我的江湖生涯三国:开局武力拉满刺客与大小姐的旅行我在幼儿园假装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