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与此同时,安西的赵崇玼、毕思琛、程千里等主将,非常害怕。
高仙芝带安西军干过这种事情,以至于在贾崇瓘说出这番话后,本能地认同。
如果李瑄在贾崇瓘话落后,直接询问他们,他们说不定会点头应是。
好在李瑄没直接问他们,让他们躲过一劫。
就像李瑄的反问,为什么怛罗斯城的石国守军会负隅顽抗?
面对数万唐军围城,正常情况河中诸国没有这种与城池共存亡的魄力!
所有人心里清楚,是安西军屠柘枝城,使怛罗斯城有玉石俱焚的意志。
贾崇瓘是边令诚的人,虽然众将对其没有好感。
但他们都感觉到一种新的意志降临到他们都头上。
大唐的天水王,西域的天将军。
这种份量,再桀骜不驯的士卒,也不敢哗变反抗。
安西任何一军队,李瑄带着亲卫都能把他们冲了。
更何况,安西的经略军、长城军,都以李瑄马首是瞻!死道友不死贫道,贾崇瓘当了出头鸟,程千里、毕思琛等不敢为他求情。
能说上话的封常清,支持李瑄的决定。
高仙芝屠柘枝城,是大唐经略西域以来最失败的行为。
大唐想要经略河中,安抚河中诸族,为第一要务。
拿下要屠城的贾崇瓘,使河中诸国明白李瑄和高仙芝不同。
为了河中诸国,敢在关键时刻罢免主将。
事实证明,李瑄的行为是对的,河中诸国感动得稀里哗啦。
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有天将之威,也有天人之心。
这比大食好一万倍。
他们回去以后,一定要在国中宣扬天将军。
信仰已经紊乱的国家心想,与其信仰大食教,还不如信仰真的天将军。
在他们看来,天将军的武力,和神灵也没什么区别。
“末将知错,请李帅饶恕!”
贾崇瓘不敢直视李瑄,想请罪认错,心中后悔极了。
“人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令已出,不可更改!等战后我会向圣人禀告!”
李瑄态度强硬,没接受贾崇瓘的认错。
他说出去的话,从来不会朝令夕改。
“李帅,末将请戴罪立功。”
贾崇瓘还是不甘心。
“叉出去……”
李瑄不耐烦,下令将贾崇瓘带出大帐。
李瑄亲卫上前,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视下,贾崇瓘被拖出大帐。
他没有反抗,李瑄心如铁。
如今,贾崇瓘只能去俱兰城求见边令诚,希望边令诚能为他说清。
“卫将军,你就暂代于阗镇守使的职位吧!”
大帐内一阵安静后,李瑄看向卫伯玉。
卫伯玉年仅三十岁,面方正而威武不凡。
他本是河东安邑人,天生膂力,自幼习艺。
在开元末到天宝初的这段时间,由于边塞诗在大唐广泛流传,西域的神秘和风俗人情,吸引众多有志者。
在这个阶段,无数有志汉儿踏上西行之路。
马璘、卫伯玉、郝廷玉、李嗣业、薛错等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更有一批文人,成为僚属,走上献策建功之路。
历史上的刘单、岑参、段秀实等等都在安西扬名,但因为李瑄的出现,先入李瑄帐下。
卫伯玉天宝中杖剑之安西后,屡立战功,官至衙将。
在碎叶水之战后,李瑄提拔他为于阗镇守副使。
现于阗军有两名镇守副使,卫伯玉和浑瑊。
浑瑊年轻,从安西军尚短,所以李瑄选择提拔卫伯玉。
“末将拜谢李帅。”
卫伯玉激动,立刻起身拜谢。
他本来只是安西众多衙将中的一个,自李瑄任安西主帅以后,短短三个月间,他先是跨越为副使,再成为正使,成为统帅一军的主将。
他和李瑄没有交情,也没有送礼什么的,只不过是在碎叶水之战表现突出而已。
这让卫伯玉对李瑄感激涕零,想要以死报效。
他不善言辞,没有什么客套话,决定在战场上让李帅看到他的忠诚。
将领们也佩服李瑄的高风亮节,没有提拔自己的亲信浑瑊,反而提拔卫伯玉。
“大都护,我宁远国愿意为先锋,选勇士,克怛罗斯城!”
拔汗那的大将军达出列向李瑄一拜,请命道。
达出列相当于拔汗那的兵马大元帅。
他自称宁远国,表达对大唐的亲近和独特。
因为宁远国是大唐在天宝三载的时候赐予的国号。
不过河中和拔汗那的百姓,依旧称自己为拔汗那。
他们的语言如此,叫自己宁远国就显得太别扭了。
拔汗那与大食的仇恨由来已久,三十年前,大食人进入拔汗那,拔汗那王阿了达用计对付大食人不成,兵败被大食人所杀。
开元二十七年,拔汗那王阿悉烂达汗派兵帮助大唐平定突骑施,被封为奉化王。
在这之前,白衣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