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赔偿数不尽的第尔汗,哈里发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哪怕军队还有一丝战胜天将军的可能,哈里发都不会同意这条策略。
显然,哈里发认为还剩下七万兵马的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有战胜天将军的可能。
看到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沉默不语,艾布·赛莱麦·赫拉勒又向他说道:“我领军离开,不会携带过多粮草,这里的粮食还能够你食用四个月。高布营垒死守,等待西面的胜利。”
“遵命!”
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也死了心了。
作为一个靠“变通”而身居高位的人,越是死守,越让他心虚。
是以,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已经产生别样的心思。
当天晚上,艾布·赛莱麦·赫拉勒率领五千骑兵,五万步兵,撤离营寨。
选择在晚上撤离,自然是想不被唐军发觉。
但李瑄作战,最喜欢用侦察兵。
往往驻军地的方圆百里,必然一人四马的探马。
唐军的探马,早就绕过河流,到达大食军营的附近。
他们看到大食数万步兵调动后,立刻奔袭回唐军大营,将消息汇报给李瑄。
“大食军夜间出动数万军队,是要干什么?”
李瑄连夜召幕僚和将领们到中军大营议事。
“应该不想是偷袭我们,如果大食军不过河,数万步兵迂回到我们这里,最起码是明天下午,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暴露他们的短板!”
程千里开口说出自己的意见。
一些将领认为程千里说得不错,要不是眼前数丈宽的河流拦住他们,他们的铁骑,早就踏入大食的营垒。
“李帅,或许是大食那边发生变故,比如叛乱,大食刚经历改朝换代,却倾国而战,百姓充满怨言。属下认为是大食发生叛乱,使大食不得不分离兵马,回去援助。也有可能是他们其他地方的总督,想要趁机夺权!”
封常清给出不同的看法。
华夏通常会在改朝换代几年后,恢复实力,然后再进行国战。
连大唐开国之初,都发生渭水之耻。
而大食立国仅仅一年多,百姓还未安定,就与大唐开战。
李帅神勇无双,已经伤到大食的元气。
“封判官言之有理,如此是我们的机会!”
车神塞认同封常清的看法。
其他将领、僚属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还有一种可能,罗马帝国看到机会,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大食的叙利亚地区。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五世,是一名立志迈步大帝的君主,罗马与大食是死仇,他们历史上的领土高度重合,他们必然想夺回耶路撒冷!”
李瑄沉吟过后,又给出一种可能性。
君老五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有的时候会做出一些昏招,但他绝对算是一名有为的君主。
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注定他们需要更大的纵深。
几年前大食内乱的时候君老五出手获利。这一次,他一定不会放过机会。
将领和僚属们知道李帅通晓中外,他们对罗马帝国一窍不通,大食帝国和萨珊波斯的许多信息,还是通过李帅了解。
罗马帝国被大唐称为“拂菻”,这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完全有动机攻击大食帝国。
“启禀李帅,大食以步兵为主,我军可以追击大食的数万步兵,他们来来回回行军,战意受损,是我军的战功。不论大食内部出什么问题,我们灭掉这些兵马,就可以回身围攻阿比瓦尔德河边的大食步兵。届时,千里土地,将尽在我军铁蹄之下。”
马璘向李瑄建议道。
他想到不是去攻击阿比瓦尔德河边的兵马,而是将大食的步兵全部吃掉。
“正合我意!”
“不必急于这一时,明日由长城军、经略军、龟兹军、碎叶军组成多马骑兵阵容,奔驰追击。剩下安西北庭、突骑施诸部、葛逻禄的兵马,绕过河流,防止阿比瓦尔德河边的兵马支援!”
见将领和僚属们都同意以后,李瑄下达军令。
即便真如他所料,罗马帝国准备攻击大食帝国,李瑄也不担心,他不怕罗马帝国崛起。
他觉得君老五想一下吞并伊拉克,十分困难。
君老五也有自己的大敌,保加尔人。
保加利亚汗王也不是省油的灯,君老五为抵抗保加尔人,在边境一口气修建六百余座大小城堡。
保加尔人是里海北部大草原上崛起的一个游牧民族,能征善战。
从二百年前起,他们就与斯拉夫人联合,不断劫掠罗马帝国,且非常残忍,经常屠戮。
一百多年前,保加尔人强盛,建立大保加利亚汗国。
保加尔人一直对南方地区的富庶垂涎三尺,做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