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唐天将军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适之出逃长安,天水王收河西兵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适之出逃长安,天水王收河西兵

食收成,除了百姓和边军自给自足外,还有一部分能运送到西域、朔方。

    这在边塞是非常罕见的。

    另外,敦煌绿洲之内,党河两畔,还有不少果园。

    畜牧业虽比不上武威郡、张掖郡,但也算不错。

    在李瑄的计划中,敦煌要成为一座大城,连接西域,并发展手工商贸。

    使大唐更有力地去控制西域。

    “下官明白,一定听从天水王的教诲,使敦煌百姓安定。”

    李瑔诚惶诚恐地回复道。

    在这非常时期,他不敢在敦煌乱搞。

    想招募乡勇,对抗李瑄,敦煌百姓一定不会跟随。

    李瑄下令天策卫在敦煌城周围驻扎,休整一段时间,等待长安的消息。

    切断丝绸之路的士卒,打起玉门军的旗号,以围堵胡贼的名义,禁止任何人通行。

    李瑄已得到消息,阳关被车神塞兵不血刃地拿下,换守成西域士卒,使李瑄彻底掌握主动。

    与荔非守瑜和李瑔一翻交谈以后,李瑄进入敦煌城中。

    敦煌百姓得知天水王亲自率兵平叛而来,不再害怕,纷纷从屋舍中跑出来。

    街道两旁,百姓们簇拥而立,眼中满是炽热与期待。

    孩童们骑在大人的肩头,挥舞着小手,想看看大人们一直提起的天水王。

    王这个字,总是令少年憧憬。

    老人们则颤巍巍地拄着拐杖,伸长了脖子,他们经历天水王对敦煌的贡献,在他们心里天水王是无私且伟大的。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的时候,代表着李瑄已经入城。

    虽身份不同,但李瑄卸去防备,异常亲民,主动问候老人。

    看着更加成熟英武的李瑄,敦煌百姓热泪盈眶。

    “天水王,我要加入您的军队,随您一起平叛……”

    “老朽要将儿子送到天水王军中,为国效力……”

    不断地有人高喊要加入李瑄的军队。

    “明日本王在敦煌城外,招募乡勇,有意者可前去报名。每年军饷为绢十二匹。”

    李瑄正有此意,承诺明日召兵。

    他要招募一定兵马,在河陇训练,作为预备队。

    既然是夺权,要面对众多敌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不利于计划的施展。

    他面对的是强大的燕云铁骑,牺牲的士卒,要及时补充。

    而且在河西、陇右,陈列新兵,还可以随时应对来自吐蕃和回纥的威胁。

    李瑄没忘记吐蕃帝国和回纥汗国,是在大唐安史之乱后崛起。

    特别使吐蕃,还是玛祥·仲巴杰与恩兰·达札路恭当政,即便吐蕃远远没有历史上的实力,但李瑄觉得他们不会放弃大唐内乱的机会。

    历史上哥舒翰已经占领青海,以及大非川一带,至大积石山一带的领土。

    但由于朝廷抽调太多陇右河西士卒平叛,使塞上戍堡和城池缺乏士卒守卫,供给不足,给吐蕃可乘之机,夺去河西、陇右十几郡,攻破长安。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李瑄不会让这种画面再次出现。

    “回李帅,朝廷下令河西军前去平叛,现歌舒大帅被召往长安,乌怀愿知节度事,他令我们玉门军出步骑三千,前往长安……”

    在玉门军府衙,荔非守瑜向李瑄阐述当前的背景,以及朝廷的军令。

    他直呼乌怀愿的姓名,是因为众所周知乌怀愿投靠杨国忠,所以才得到高位。

    乌怀愿虽也是河西羌族,但荔非守瑜很看不起这种人。

    “从粮草辎重准备到行军,最少一个月时间。哪怕最快的赤水军,也需要明年三月份才能到达长安。”

    李瑄心中估算着日期。

    最好能在河陇军出兵前摊牌。

    他与罗兴约定的时间是十二月下旬,临近过年之际,将李适之、李奕、姜度、裴泛等接走。

    那就再等几天,向昌平郡行进。

    如昌平、酒泉,面积广大。

    一旦到达那里,想出其不意封锁,较为困难。

    但李瑄可以在到达凉州城前,将豆卢、宁寇、建康、墨离等军收服。

    还有河西走廊周围的吐谷浑、鲜卑诸部、河西回纥、思结、浑部等部落。

    这些河西诸胡对李瑄将来经营河西非常关键。

    ……

    十二月,安禄山渡过黄河后,立刻让田承嗣和李宝臣对陈留郡城浚仪(今开封市区)发起进攻。

    即便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收拢一部分彍骑,招募乡勇,依旧不堪一击。

    仅仅两天不到,郡城告破,张介然以身殉国。

    虽然张介然战死,但守城的士卒绝对是不合格的。

    在叛军完成先登以后,守城的唐军只是稍微抵抗,就向叛军投降,丝毫不顾城中百姓的遭遇。

    以至于最后出城投降的彍骑、郡兵、乡勇超过七千人。

    浚仪城外的道路,都被密密麻麻的俘虏挤满。

    “田将军和李将军是虎将,攻下陈留有功,赏赐他们黄金五百两,丝绸千匹。”

    安禄山坐着他的那豪华战车到来后,检阅数千名投降的唐军,非常得意。

    攻下重军守卫的浚仪城,使安禄山更有信心。

    东都洛阳即将显现在他的面前。

    “郡王,为了大局,不能让士卒再烧杀淫掠,这里离洛阳太近,恐失去人心。”

    谋主严庄向安禄山劝说道。

    看士卒的架势,免不了再进入陈留奸淫掳掠。

    严庄是想治理天下,像萧何、张良一样,自然知道暴戾之师,后患无穷。

    之前在河北,要调动士卒士气,他无法劝说,现在不能再如此任性。

    “难道要亏待将士们吗?”

    安禄山听到严庄的话后,面露不悦。

    他以前领兵作战的时候,不都是这样?士卒要是没有奖励,怎么能以一当十,战无不胜呢?

    “郡王要是想当皇帝,就必须这样。得民心者得天下。”

    严庄继续劝说道。

    一个胡人,还是杂胡。没有庞大的族群作为基础支撑,就如无根之萍。

    他认为安禄山得到权力以后,必须汉化,得到汉人士大夫的支持,才是最终胜利。

    “我只听说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中原我快要得到了。汉人那么多,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有一茬,不会缺乏人手的。”

    安禄山不听严庄的。

    “郡王……”

    “够了,不要再说了。”

    严庄还想说什么,却被安禄山喝止。

  &nbs>>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这位诗仙要退婚雪中悍刀行:悟性逆天,我能无限顿悟!九界罗天大明:月玄星痕掌心之外野村极品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