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唐天将军 > 第三百七十四章 活捉颖王,收陇右兵,再至京兆

第三百七十四章 活捉颖王,收陇右兵,再至京兆

    夜,星辰点缀着深邃的夜空。

    凉州城的城里城外,依旧灯火通明。

    东北、南面和西北一侧,营垒如星星点点,蜿蜒无尽。

    马圈的牧马区域遍布百里,尽为嘶鸣。

    在李瑄入主凉州城三个多月后,凉州城初步恢复往日的繁华。

    李瑄打开河西走廊,允许西域的商人踏上这里交易,购买属于凉州城的东西。

    当然,在长安、洛阳之路未打通前,不免瓷器、茶叶等物品的短缺。

    李瑄一如既往地鼓励凉州地区的商贸。

    城外上百个工坊,继续开工。

    李瑄吩咐僚属引进来自安西的肥皂、琉璃、蒸馏酒等工坊。

    以及棉花加工厂,和棉布工坊。

    敦煌、晋昌、酒泉、张掖,这几郡也必须发展。

    特别是敦煌城,李瑄有意将其建成仅次于凉州城的大城,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塞明珠”。

    李瑄任命河西劝农使,河西巡察使,河西盐铁使,河西慈幼堂使,河西常平新法使,河西走廊转运使等职,监督河西回归正轴。

    对内,李瑄任命河西支度使、河西营田使,河西和籴使,收拢河西财政大权,为大军后勤财政作为铺垫。

    第一波粮食和牛羊,已从安西运输到凉州城。

    继续补充凉州的战略物资。

    凉州城中的工匠火力全开,哪怕军中不缺盔甲,也在全力打造盔甲,特别是铁甲。

    箭矢、弩矢,源源不断。

    李瑄以丝绸奖励工匠,使匠人们分两班,昼夜不停。

    即便如此,匠人乐此不疲。

    自古以来,李瑄是最厚待匠人的领导者,他不将工匠视为贱籍,短短三个月,李瑄两次携带牛羊肉慰问工匠。

    让工匠们十分感动,他们决心用最大的能力,完善每一片盔甲,磨砺每一朵锋刃。

    河陇的豪强本就被李瑄铲除过,陇右等地因畏惧李瑄的屠刀,曾在大非川之战,向李瑄“捐献”众多金银珠宝,以慰士气。

    不可否认,河南、山南、江南、岭南、剑南等地的豪强大族有能力煽动民心,对抗李瑄。

    但陇右、河西的豪强大族,断无半点机会。

    先不说河西、陇右到处都是军镇,胡族,就是平民百姓,也不会被豪强大族牵着鼻子走。

    耄耋老者能讲大非川事迹,三岁小儿能言天将军神威。

    是以,河西大族纷纷准备粮食,献给李瑄,作为清君侧的军资。

    河西诸胡部,赶着牛羊,表示对李瑄的心服口服。

    “常清,假如圣人自惭退位,你觉得是颖王更有品德,还是太子更适合继位。”

    在决定突袭长安的计划前,李瑄将封常清引入幕中。

    微弱的烛光下,李瑄与封常清在营帐之中对坐,李瑄向他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但李瑄知道,这是他必须的选择。

    李隆基一定不能再坐到天子的位置上。

    他更不可能像是安禄山一样,看见洛阳的宫殿雄伟壮丽,就想着黄袍加身当皇帝。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禄山建立大燕,称帝洛阳,对李瑄十分有利。

    而李瑄逮捕金城的李璬十拿九稳。

    相比之下,李璬在李隆基诸子之中,威望一般。

    李亨不管是装的,还是真心,最起码长安百姓、王宫大臣认为李亨“恭孝谨慎”。

    安禄山叛乱,使李亨的威势,直线上扬。

    在各方各面利益的驱使下,文武百官对李隆基失望,甚至已经出现李隆基禅让的声音。

    在大唐,皇帝退位当太上皇不是什么新鲜事。

    李瑄担心李亨会搞出乱子,一直考虑如何去应对。

    “对李帅来说,太子也好,颖王、仪王、永王也罢,对您各有优劣。”

    “如果拥护太子上位,会稍微消除一些关于您的负面信息。圣人退位已成定局,太子没有过失,如果不拥护太子,天下都会失望。”

    “至于颖王,从小在深宫中长大,无政治根基,您只是更容易掌控。”

    封常清深思片刻,向李瑄回答道。

    既已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就不能如安禄山一样贪婪。

    凡事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能水到渠成。

    大义,永远都是可以利用的武器,不过也是一把双刃剑。

    封常清几乎暗示李瑄,拥护颖王不如拥护太子。

    只要能掌控得当,李亨也不足以撼动。

    “有道理!不过这一切还要看能否到长安保卫圣驾。”

    李瑄点了点头。

    他早已计划好入长安会对禁军进行大改革。

    昔日的彍骑、飞骑、万骑,不可能再留下。

    甚至巡视长安的金吾卫,都要重新改革。

    “李帅,我们距离长安太远,您的密探不能直接通过驿站,估计来来回回需要二十天时间,分寸不容易把控,所以具体能否实施您心中的计划,全凭天意。”

    封常清指了指天上,向李瑄回答道。

    “这也是我忧虑的地方。一旦圣人被杨国忠之徒挟持逃离,于我非常被动。”

    李瑄叹一口气,然后又向封常清说道:“常清,你觉得潼关能不能守得住?”

    “潼关是大唐第一强关,朝廷死守,必然可以守住。就怕朝廷失去耐心。如果潼关被破,圣人和太子落到安禄山手中,李帅就只能拥立颖王了。”

    封常清去过潼关,依靠黄河与秦岭,尽显雄势。

    那等天下雄关,只要两三万人,必然可以轻易扼守。

    但封常清将话锋一转,透露出对朝廷的不自信,更担心安禄山捷足先登长安。

    这段时间,不少将领和文官劝说李瑄东进,都被李瑄委宛否决。

    既然走到这一步,将士们进入长安之心是热切的。

    粮草充足,十来年发展畜牧业,时不时还能吃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三国:王业不偏安玄幻:开局一身无敌大招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替嫁婚宠:顾少宠妻花样多九转神体诀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