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朱柏没有直接答应李景隆的请求,却也没有断然拒绝,这番话既给了李景隆希望,又没有落入下风。
李景隆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连忙再次拱手,语气更加激动,“殿下英明!臣定不负殿下所望!”他只当朱柏是需要考验,心中暗喜,认为自己距离建功立业又近了一步。
朱柏看着李景隆那兴奋的模样,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他心中清楚,自己并没有真的信任李景隆,他需要时间,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人,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势力。
这李景隆,到底是真心投靠,还是隐藏着什么阴谋?
一切都还未可知。
“既如此,来人。”朱柏没有过多言语,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唤来了侍从,吩咐道,“带李将军下去歇息。”
侍从领命,带着李景隆离开了大殿。
朱柏看着李景隆离去的背影,眼神愈发深沉。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转身,再次坐回了桌案前,开始研究起桌上的奏章,仿佛刚才的会面,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插曲。
大殿内,再次恢复了之前的寂静,只有烛火发出的轻微爆裂声,证明这里曾有人来过。
朱柏并未让侍从立刻带李景隆下去,而是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直视着李景隆的眼睛,语气平缓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将军,本王看你对军事颇有见解,不如先说说你对当前大明军事形势的看法?”
李景隆心中一凛,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开始侃侃而谈。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早已将这些问题在心中演练过无数遍,“殿下,依臣之见,大明如今四海升平,边境虽有小扰,但整体尚且安定。只是,长久安逸之下,兵将或多懈怠,战力恐有下降之忧。”
朱柏眼神微动,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轻轻摩挲着,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他没有打断李景隆,只是静静地听着。
李景隆见状,心中更添了几分自信,继续说道,“臣以为,我大明应当未雨绸缪,大力发展火器,如神机营所用之火铳,可提升我军远程打击能力,于守城野战皆有奇效。此外,还需加强骑兵建设,以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他越说越兴奋,脸上泛起了红光,仿佛真的看到了大明铁骑横扫漠北的壮观景象。
他将自己所学的兵书战策、对未来军事发展的展望,毫无保留地倾吐而出,滔滔不绝,如同江河决堤。
朱柏依旧静默,他眼眸深邃,如同无底的寒潭,其中蕴藏着深不可测的思绪。
李景隆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被他尽收眼底,细细地分析着。
李景隆的军事理论的确有独到之处,能看出他确实下了苦功夫,但或许是纸上谈兵,他的言语中透露出缺乏实战经验和战略眼光的短板,他只看到了表象,却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复杂问题。
他过于强调火器的作用,似乎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此,却忘了士兵的训练和配合,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形的差异,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实战中运用这些战略战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