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道:“臣未曾查到。”
皇帝这才看向李飞:“李飞,你听到了?”
李飞:“正法阁中有人和新天会勾结已是事实,而目前天坛刺杀一案最大的怀疑对象就是新天会,所以臣以为继续深查正法阁一案,一定能有所收获!”
他话音刚落,队列中就有一名监察阁的阁员站了出来:“陛下,臣也参与了调查正法阁一案,此案中那些买家均已招供,证据确凿,并没有什么幕后黑手,也没有新天会参与其中。臣以为没必要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猜测再重复查一次。监察阁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不如投入到还未破获的案件中去。”
他说完后,又陆续有官员站出来。
这些人都反对李飞和贺简提出的继续查正法阁一案。
等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后,皇帝才一锤定音:“正法阁一案就到此为止。”
李飞神情不变。
对于这个结果,他其实早有预料。
他主动站出来,只是帮贺简分担‘火力’罢了。
正如他对贺简承诺的,对方只需要负责查案,其余的都交给他来解决!
至此,三大案已经有两案彻底结束。
只剩下甘省入世会的案子还未了结。
李飞和贺简还有机会。
“还有谁有奏?”
皇帝再次问道。
就当众人以为今天的大朝会该结束时,一道人影突然从座椅上站了起来。
叶择安走到中间,对皇帝拱手道:
“臣有奏。”
皇帝看向这位首辅:“首辅要说什么?”
叶择安抬起头,朗声道:
“陛下,今日朝堂上这三大案,各有各的因果,但归其根本,臣以为这三个案子都指向同一个问题。”
“哦?”
“朝廷对地方的监察力度不够!”
叶择安说出了答案:
“甘省入世会一案尤为明显,不必多说。
诚王府一案,作案的主犯虽然在天子脚下,但他们与新天会勾结,做的那些违法乱纪之事,都发生在地方。
正法阁一案同样如此,那些买家也都分散在各地。
一直以来,朝廷虽然在各地都设有监察院,监察总院和监察部,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各地官员的流动性太差,这才导致了各地的监察体系屡屡出现漏洞。”
皇帝神情不变,看着叶择安:“那首辅以为,此事该如何解决?”
叶择安显然早有腹稿,一字一句道:
“首先,增强各地官员的流动性,特别是监察体系内的官员,最好是每两年在各个行省之间进行调换!
具体的调换事宜,调换后的全新考察方案等等细节,臣已经写好一份《监察体系官员跨省调换奏疏》。”
说着,他从宽大的衣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奏折。
皇帝一个眼神,冯诚走下丹陛,来到叶择安面前,接过对方手中的奏折,然后返回,将奏折递给皇帝。
下方的群臣已经一阵骚动。
这项政令若是通行,对各地的影响都会非常大!
而在场这些大臣们,和各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皇帝大致地翻阅了一下手中的奏折,然后将其放下:“首辅的这份奏疏,朕觉得不错,具体的事宜可以再议。首辅可还有别的奏疏?”
“有!”
叶择安的‘输出’还没有结束:
“解决了各地的监察问题,还需要解决中枢对各地的监察,如此才能全面,彻底地解决问题。
此前,中枢对各地的监察主要通过蓝巡特使,但朝廷总共才设置了不到十位蓝巡特使,监察力度太小了。”
这话让殿内群臣又是一阵骚动。
蓝巡特使这个职位太敏感了,权力太大,就像是一把尚方宝剑,没有人会希望这样的宝剑变得更锋利。
除非剑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听叶择安的意思,似乎要增加蓝巡特使的数量,这就让很多人都心生不安。
只是鉴于首辅一直以来建立的威严,暂时还没人站出来反对。
“首辅的意思是,要增加蓝巡特使的数量?”
皇帝问道。
叶择安摇头:“不,只是增加数量还不够,臣觉得应该成立一个独立于内阁之外的部门,专门巡查天下,替中枢监察四方!”
此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落在了大殿之内!三名阁官去职。
三皇子势力大减,影响到皇储之争。
让各地监察体系的官员跨省调换。
这些变动都不如此时叶择安提出的这条建议‘可怕’!若这条政令通行。
才是真正的天变!这章太难写了求个月票这一卷快结卷了,只差最后一个高潮~(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