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373章 老板与老板亦有不同

第373章 老板与老板亦有不同

    第373章老板与老板亦有不同

    “收到,我会每天电话汇报战果!”

    电话那头周受资传来的声音中,蕴藏着一种火热和亢奋,甚至还带着一丝颤抖。

    抄底也是讲究方式方法,不会咔嚓一下全买,否则英伟达股价直接垂死病中惊坐起,一个深V线,或许红毯上女星这么穿着似露非露很是诱人,但在股市上的每一个深V的背后都是无数资本掀起的血雨腥风。

    而且从抄底得角度来说,成本会高很多。

    因此周受资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循序渐进,只要掉到他们计算好的价格阈值以下就买入,再掉再买,把英伟达股价始终稳定在一定范围区间左右,直至把手里弹药全部打光。

    收购有潜力的独角兽企业、操办几十亿规模已上市公司收购,现在又开始对显卡巨头开始一起高达百亿规模的股市收购战。

    自从周受资来到彼岸,跟着陈默干,就像进入到五彩缤纷的新世界。

    最重要的是,陈默敢用人,肯放权,让自己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这种类似解开封印放手一搏的感觉对他来说简直太过瘾了!随后周受资开始按部就班进行部署和指挥,开始对英伟达进行可持续性抄底。

    大洋彼岸,英伟达总部。

    黄仁勋脑袋上的汗跟英伟达的股价一样哗哗往下流。

    他知道跟小米解约的结果会很严重,但没想到是这么严重,看着英伟达跟跳水一样的股价,他的心也逐渐沉到谷底。

    从13美元骤降至9美元,在英伟达上市这十多年也是极其罕见的一幕。

    9.119.079.029.069.11“报告,突然有一股场外资金进场,规模很大,股价暂时稳在9这个点位,而且正在缓慢止跌回升”

    虽然不知道哪来的资金救英伟达于水火,黄仁勋总算长舒一口气。

    他赶紧召开英伟达董事大会商讨应急方案。

    从英伟达发展历程中,在PC时代,显卡领域英伟达只有ATI一家对手,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PC芯片的英特尔和AMD、快餐行业中肯德基与麦当劳、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和耐克、AV界的东尼大木和加藤鹰一样。

    后来做PC芯片出身的AMD看到了GPU(图形处理器)的前景,跟ATI进行了合并,想要强强联合在CPU和GPU同时发力,制霸甚至垄断整个PC行业。

    结果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本来英伟达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没想到对手有个猪队友,让这场战斗以一个戏剧性的结尾收场,令黄仁勋也哭笑不得,感觉自己就是个天命之子。

    这个猪队友就是ATI,为被AMD收购时卖个好价钱,收购前大量买入过时的GPU技术专利,收购后不仅让AMD连年负债,也拖慢了GPU的整合节奏,AMD在持续迭代的芯片行业里泯然于众人。

    被收购前自抬身价这种一行为在商业上很常见,后来暴雪要卖身给微软前,也是拼命各种竭泽而渔,要不然也不可能跟网易“闹离婚”,被微软收购后又各种暗搓搓求复合。

    PC市场的成功让黄仁勋意气风发,同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芯片这个领域,拥有领先技术的公司,往往能分到更大的蛋糕以及拥有更深的护城河。

    因此转战移动端芯片,英伟达也贯彻了“技术取胜”路线:Tegra系列芯片不顾一切后果一直疯狂堆砌算力,成为了跑分利器,这也为后续败走小米埋下了伏笔,现在终于尝到了苦果。

    经过一天紧急会议的沟通和磋商。

    英伟达高层们发现移动端的芯片需求和英伟达追求的极致性能相悖,英伟达若要继续追求移动化,势必要在性能上妥协。

    这不符合黄仁勋“技术狂人”的风格。

    因此在会议上,黄仁勋力排众议决定壮士断腕,从显卡芯片到移动芯片再到打造通用计算场景,也就是CUDA平台,换句话说,英伟达进行艰难转型再转型的阶段。

    黄仁勋也知道这将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他不想让GPU只是用来给游戏领域绘制图像,想让GPU承担更多的功能,胜任更大的场景,GPU承担的责任越大话语权也就越大。

    为此他不惜赌上一切!最后,英伟达连夜发布公告,宣布“将逐步退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芯片市场,转向通用计算平台发力,预计每年在此投入研发费用5亿美元,未来英伟达显卡所提供的算力将会应用到各尖端科技场景中.”

    随后英伟达给退出留了一个挽尊的理由“手机厂商激烈的价格竞争,让上游也需要不断降价,但价格战不是英伟达的强项,只能退出。”

    公告发布后,市场对英伟达的这番言论显然不买账>>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善魔女透视不赌石,你又在乱看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机战:全金属风暴普罗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