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什么来?”
此时胖东来的影响力主要在许昌当地,HEN省都没出,至于全国性的影响力,只限于商超类民营企业家圈子内部知道有这么个企业存在。
后来火出圈那是22年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即便经常在网上冲浪的彼岸员工对胖东来不甚了解也不奇怪。
见大家纷纷好奇评论打听,几分钟后,一名家在许昌的员工发了一个科普帖,
《老板身边的神秘人: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何许人也!》
内里简要介绍了胖东来的发展史,于东来的一些过往事迹。
许多老乡见状后,在下面编辑,帖子内容愈发完善,于东来在众人心中的形象仿佛一块块拼图一样,逐渐丰满起来。
越来越多彼岸员工点开这个帖子,他们看到了许多熟悉且相似的部分,就像照镜子看到了自己的兄弟,代入感十足「事情要从96年说起,当时对岸派航母跑到东南沿海耀武扬威。
那时候的于东来年纪不大,血气方刚,看完报道,义愤填膺,感觉应该干点什么。
于是兄弟三人一合计拿着攒的2万块钱,决定给国家捐点钱,帮忙凑一艘航母的钱,这个想法在今天听起来可能有点天真和可笑,但在那时候,却是一种单纯的爱国心在驱使。
跟当时为了上春晚拎着一箱茅台打点关系的本山大叔一样,这三兄弟人生地不熟,那时候没有现在的网络,信息传播也没那么便利,他们也不清楚该把钱捐给谁,属于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只能到处打听。
跟本山大叔在旅馆愁的没办法,把送礼用的茅台,以一天一瓶的速度喝光打道回府的结局不同,于东来兄弟三人运气不错,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能接受捐款的地方——华夏航天基金会。
这一下反倒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给整不会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来捐款的不是企业家,就是名人、富商,何曾见过像于东来兄弟三人这样的普通百姓,要知道96年的2万块,对有钱人来说没什么,可对普通人那绝对是一笔大数目。
后来央视知道了这事,还专门拍了一期纪录片,影片播放后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有此拳拳报国心,于东来后续经营超市秉承以人为本,品质至上原则。
开业一年后,胖东来盈利了,于东来赚到了第一个100万。
当时国内零售行业走向多元化、竞争化的新时代,迎来了高潮与辉煌,无数发展起来的零售商,大都开始了开疆拓土的发展战略,迈着大步走出去。
最高峰的时候,有的一天之内连开几店,恨不得把新店的红旗插满华夏遍地,此时的零售商大都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也深知这么快速扩张,辉煌不可持久,但红极一时也是红,钱落袋为安才是硬道理。
而胖东来却反其道而行,深耕与沉淀,于东来深知,管理好队伍,做好事才是最重要的。
1998年,胖东来总店的营业额达到300万元。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一场大火改变了一切。
极端情况下,人性的阴暗与光辉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