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艾有些意外,沉吟道:<br><br>“皇上,如果朝廷和基层,全部以退役武将为官,只怕断绝了天下读书人的上进之路啊。而民间士子,无用武之地,恐怕也会有怨恨之心。”<br><br>这两年,叶坤大量任用退役将官,充实到朝廷各部门,还有各地基层。<br><br>这些退役将官,都算是叶坤的自己人,他们听话,保留了在军中的高效率工作习惯,让叶坤很满意。<br><br>而且,叶坤用退役将官,让他们吃俸禄,也是一种安置手段,节省一笔抚慰金。<br><br>叶坤笑道:“谁说我断绝了民间士子上进之路啊?我们有科考,三年一大考,选拔贤才,为国效力。我这次留你在都城,就是让你主持这一项工作。”<br><br>科举制度,从几年前就开始试验了。<br><br>各州郡县,按照人口比例,初选一批学子,集中到都城,进行大考。<br><br>每一届大考的人数上万,取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千人,留在涿郡,或者送往各地为官。<br><br>不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人,都要经过基层锻炼,再次选拔,才能担当重任。<br><br>像刘艾、桑不疑等人,被直接委以重任的情况,基本上是没有了。<br><br>刘艾苦笑道:“皇上,军中将领,只能马上打天下,治理天下,还得是儒家学士啊。我看了上一届的科考,考试内容很多,天文地理都有包含,可是关于治国的题目不多。这样选拔出来的人,并不能纵观大略……”<br><br>叶坤摇摇头:“纸上谈兵,知道吧?治国理论写的好,不代表就会治国。靠着一篇文章,直接做个丞相,那是扯淡的事。<br><br>而且,时代变了,儒家学士,也未必适合治国。”<br><br>“那……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治国?”<br><br>“综合性人才,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的人,才适合治国。”<br><br>叶坤指着墙上的地图:“比如说,不愿意接受大地是个圆球的人,我坚决不用。因为这种人,连常识都不懂,怎么治国?不尊重事实,一再强调祖宗之法、圣人经典的人,我也不用。<br><br>我们建立了完整的格物致知体系,搞出了电灯电话,搞出了蒸汽机。你还坚持说,这玩意是阴阳五行的理论,叫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