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公开批评那些急功近利的学者们,他们对学术缺乏热情和操守,仅仅为拿奖、赚钱、当院士而做学问”
“我狠起来连我自己都骂,他们这些挨了我骂的,没争到好处的,要是想记恨我,那就记恨我吧,我不在乎。”
不论私德,也不论学术纷争。
丘先生想回国做教育的心是好的,虽然他还是有些低估了国内外教育环境和成长体系的不同,也不太能意识到国内外孩子的家庭氛围会对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
去年,也就是2009年,应华清大学邀请,时任哈佛大学数学系主任的丘先生来到华清创办数学科学中心,并担任主任。
当时江浣溪的小姑江钰华也同样受到了数学科学中心的邀请,许青山他们赴京的时候,江钰华就是到丘先生的数学科学中心访问调研的,当然,当时是因为丘先生邀请了在美国的各位知名学者,其中就包括了江钰华的老师鄂维南教授。
召开会议的时候,他声称自己将要在华夏开展更深入的创新教育实践。
并且还拿自己在2008年设立“丘先生中学数学奖”来举例。
这不同于一般竞赛,参赛者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赛,但过去的两年里,比赛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仅关注度不够,参与的选手展现出来的资质也不够。
当时丘先生在谈及国内对于数学教育应该更加开放自由的时候,就被鄂维南教授反驳了其过于偏颇的观点。
以至于那场会议不欢而散,江钰华根本没有时间和许青山他们见一面,就跟着老师回普林斯顿了。
而在许青山的身上。
丘先生再度看到了自己所提倡的自由教育的曙光。
会议室里安静得很。
没有人敢在丘先生要发挥的时候打断他的演讲,只能等到老人家自己说完,要喘口气,才有人接上话,不让话落地。
“那今年咱们打算办的这个大学生数学竞赛,要邀请许青山吗?”
“邀请,怎么不邀请?不过他现在的身份当选手不太合适,到时候邀请他当评审吧。”
丘先生琢磨了一下,随后又补上了一句。
“对了,就邀请他就好,别邀请田刚。”
“诶,好嘞。”
会议室里,大家低眉顺眼的,偶然互相瞥一眼,能窥见对方眼神里的小心思。
哼,这老爷子,确实小心眼。
许青山并不清楚丘先生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恶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许青山更像是丘先生的某种希望和寄托,只是作为老一辈的华人数学皇帝,他有他当皇帝的尊严,不会轻易折腰。
田刚也不知道这面子上暂时和自己缓和下来的老师,如今还是对于自己耿耿于怀,甚至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那般小气,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这对年轻的师徒根本没有那个时间。
因为
“大家排好队啊,每个窗口都可以登记,把信息登记好,然后到指定的分组地点去集合,会有辅导员和志愿者带你们去宿舍,不要吵不要乱,把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