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国内媒体扒出了新料。
当年陈麟风参加《铿铿三人行》的节目,那一番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终于在大众层面被爆了出来。
事实上,不少媒体在转载视频的时候,都在惊异。
怎么这段炸裂言论,现在才被爆了出来。
“你觉得大陆文人有可能得奖?”
“等十几二十年后,华国的体量大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西方敌对情绪的时候就能得了。”
……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只希望那位获奖者能有点骨气,学习让保罗萨特,维持自身的纯粹,拒绝领奖。”
“如果没有拒绝的骨气,那就只能证明,你写那样的作品,不是什么揭露和批判,就是为了向西方世界献媚。”
……
这段视频,等于是在本就全网轰动的舆论上,又浇上了热油。
网友们直接炸了锅。
“小陈时代就这么猛了?当时他才刚十岁出头吧。”
“陈麟风还真是一以贯之啊,当年就讨厌诺贝尔文学奖,如今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至少他保持了自己的纯粹,我觉得这一点挺好,路转粉了。”
“呵呵,有点成绩就敢小看诺贝尔奖,可笑。”
“就是,诺贝尔奖是全人类的奖项,如何能区分成是西方还是东方的,简直狭隘。”
“楼上又开始了。”
“说起来,这个年纪的陈麟风,小小的,好可爱。”
“这个帖子已经没法看了,跪族和颠佬粉丝都来了。”
“……”
“啪”的一声,视频被关闭。
“都说说吧,这事要怎么解决。”
燕京一间会议室里,作联的一场委员会会议正在展开。
说来也巧,4月份正好是作联这边惯常开会的日子。
陈麟风拒绝诺奖,作为近日来引起巨大风波的事件,也被划入到开会的议题之一。
其实这个视频,有不少人已经在网上看到过了。
于华就是其中之一。
但再次看到这段视频,他还是不由的感叹。
还是小陈够自信啊。
当年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于华可以确信,他们这代人,没有一个人,能有这般视诺贝尔文学奖如粪土的心态。
大家都对西方有种说不出的钦慕。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避免这一点。
哪怕于华自己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对陈麟风的做法感到钦佩。
从感性上去看待这件事,都感觉小陈挺牛的。
他和几个朋友私下里交流,不少人都是这样的看法。
只是这场风波也实在是闹得有够大。
他看向坐在上首处的作联老大,这位新官上任,也不知道会怎么看待这事。
此前是铁总当老大,不过去年文协换届,人家换到文协当老大去了。
新老大发话,在场众人有些沉默,这件事有点不好说。
从民族情感上,觉得小陈是对的,但真细究起来,作为一个作家,谁在意这个啊。
世界主义总是要大于狭隘的民族情感的嘛。
葛飞忍不住要率先发言,一直以来,他都对陈麟风这个人不太感冒。
其取得的成绩是一方面,思想分歧才是主要的。
就像是在面对诺奖、以及通俗文学的态度上,两人就持截然相反的观念。
“要我说啊,小陈同志这事做的不合适,现在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能有这样的冷战思维。”
葛飞起头,就有人立马跟上。
“说来冷战结束的时候,他才3岁,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思想,肯定是地方教育的问题。”
“我觉得不能坐视舆论继续这么发酵,应该以组织的名义,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葛飞心中一喜,还是有正义的声音存在的。
他再接再厉,想着加大攻势。
“对,他这样说倒是显得高风亮节、不慕名利了,让其他同行们怎么办,也学他这样拒绝人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人用惊异的眼神,看着他。
不是兄弟,你不会真有心思吧?
真觉得自己有一天,也能得诺奖?
最后这一段发言,显然是有些私心过重了。
到此刻,没人再发言了。
大家毕竟都是成名作家,要保持文人的体面。
于华和几个朋友互视一眼,都不准备掺和这事。
他们几个人,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顶级作家。
也因此,最不适合说话。
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都会被有心人乱解读。
文人相轻,再没有他们更了解了。
眼见没人要发言了,新老大以总结性的陈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