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的描述的原因。
对于这些战功,宁拙没有犹豫,就都选择了国力砖。
“若是伏击战之前,我面临这样的选择,或许还会犹疑。但亲身经历了战场之后,国力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是我的必选、首选,乃至唯一的选择!”
伏击战带给宁拙相当巨大的触动。
有那么一刻,他尽管是在军阵深处,面临马飞腿的回马枪,也险些落败阵亡!而决定生死的那一刻,宁拙甚至连反应都来不及。
之后,他通过定向遁空,和孙灵瞳汇合,又全力以赴抢夺战利品,也没有时间去回顾。
一直到全军启程,再次赶回苍林仙城的途中,宁拙才逐渐体会过来,感到了后怕。
“修为!”
“修为是一切最大的基石!”
“我的五行境界虽然高深,但没有修为支撑,简直是明珠暗投。”
“筑基……弱小!”
“金丹……仍旧弱小!”
“元婴……还是弱小!!”
这一战,大大开拓了宁拙的见识。
这就是行万里路,游历四方的成效。
对于金丹、元婴这样的修为层次,宁拙当然很早之前就了解过了。在各种典籍上,他看过无数次。
然而,很多的人生感触,非得是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当中的份量!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
身为筑基级别的他,哪怕身边有无数同袍,也会被瞬间击杀。
那些金丹级的千峰林修士,被刘关张三将连番斩杀,如屠猪狗!强如隆爷这样的元婴级修士,到最后也差点被一把火烧死。
这些都是宁拙亲眼见证的事实,而这些事实彻底激发了他心中的火焰。
“筑基……不够!”
“金丹……也不够!”
“元婴……还是不够!!”
“我要攀登上去,不断地攀登上去,全速全力积攒修为。”
“我要成为强大的修士,我要掌握自己的命!”
险些被人击杀的那一刻,宁拙甚至连反应的能力都没有。他再不愿意经历这样的悲哀。
然而,要积攒修为,谈何容易呢?孙灵瞳这样的天资、悟性,修行到现在,也仍旧是筑基期。
这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这就是正常的。
筑基期的修行,几十年算是少的了,正常是一百年左右。所以,很多修士临到寿尽,都无法突破瓶颈,晋升到金丹期,也就老死了。
孙灵瞳这样的速度,其实已经很快的了。
宁拙才只有十六岁而已,晋升为了筑基初期,他同时修行三门功法,且这三门都是世间顶流之功。
单练一门,就要积蓄比常人更多的灵力,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
宁拙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再乘以三!
所以,孙灵瞳料定,宁拙修行必然是缓慢的,会耗时很长。
曾经,孙灵瞳也劝说宁拙,让他不要着急。
世间之事,从未有完全优点,也没有全是缺点的。
修行缓慢耗时过长,且投入太多,这就是修行顶尖功法的巨额代价!宁拙不想按部就班。
他现在游历天下,为救治娘亲,走南闯北,甘冒奇险。他对修为有强烈的需求,巴不得自己在下一刻就成为大乘期的修士才好。
所以,他一直在积极地寻找加快修行的法门。
多亏了这个璀璨绚烂的修真盛世!
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不少修为积累的捷径。
最常见的就是采取更高品质的功法、灵石、丹药、法宝等等,其次是双修、灌顶、吞噬转化他人法力等等。
国力就类似于灌顶。
利用国力,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直接增加修士的修为。而不是通过灵石、丹药等增加修行效率的方式,快速提升修为。
后者就相当于树木生长,只是比以前更快了。前者则是直接搬来一块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