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者,电台也没再放过,就不了了之,没想到在这里。
“安静,还有一首。”
又放《故乡的云》。
陈奇道:“这位费祥先生的母亲是从大陆去台湾的,父亲是个美国人,他是混血,现在是美国籍,著名歌手。他受到感召,愿意回归祖国,我给安排了两首歌。”
“……”
大家面面相觑,脑筋一时转不过来,李健群问:“他参加评估么?”
“参加!”
“那我们赢定了!”
一句话把大家拉回来,热情又高了七八分:“哈哈哈,央视拿什么跟我们打擂台?让他们使小动作!”
“大动作小动作都赢不了,这次脸丢尽了!”
“活该!”
“李老师,伱和张艺某负责这个节目。”
“阔以!”李建群点头。
“我不信任央视人员,你们是我的亲朋挚友,虽然不是做电视节目的,但在各自领域都是一把好手,具备高水准的审美素质,这就可以了。
碰上专业难题,你们就去找相关人员解决,春晚现在是部里头等大事,你们是有尚方宝剑的,先斩后奏,什么都不用怕。
另外打打电话,找找人,服装道具车辆之类的,也都需要你们协助。”
陈奇继续道:“我们不能只靠费祥,那样也没什么自豪的,还得拿真东西出来。佩斯,老茂儿!”
“在呢在呢!”
俩人站起来。
“你们给黄导演的小品是什么?”
“呃,我们延续《吃面条》思路,编排了一个叫《拍电影》的节目。”
《拍电影》是85年春晚的小品,水准还行,但差就差在跟《吃面条》同个套路,创新不足。
85年春晚是在工体举办,当时哪有那个技术条件玩室外大型晚会直播?骂声一片,陈佩斯最苦逼了,他出于节目需要,只能穿着单衣、单裤、布鞋,还露着小腿。
寒冬腊月啊,据说演完就去医院了。
陈奇装模作样的听完二人的描述,摇摇头:“不行啊,与《吃面条》换汤不换药,连包袱铺设都差不多,没有新意会让大家笑话的。”
他摸出《羊肉串》的剧本:“演我这个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