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定会把这出戏唱精彩了。”
“不疑,不要关,老夫闻不惯这煤烟味。”张四维挥了挥手,“这煤炉子火力足,烧得屋里热乎,就是煤烟味有点重。比不得银丝炭。”
张四维继续画饼,“等老夫坐上通政使,定会提携你为通政司长史。”
“尝尝!海军部那帮货,在下是打过交道的,吃遍四海,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都吃过,嘴巴最刁。他们都觉得不错的菜,还必定有它的绝妙之处。”
其实学生一直在拜读皇上的诸多文字,反复推敲,以求明白圣意,目前略有所得。”
老夫是掌院学士,总得以身作则,就叫贵三在屋外候着随时伺候着。不想老夫才看了一会文卷,这厮就不知跑哪里去了。
大家基本上摸清楚万历帝的脾性。
苏峰右手食指在桌面上叩响,呵呵一笑,“近期在兵部帮忙。”
“略好一点,也好不到哪里去。凤磐公,我们国史馆从编制上数,还是隶属于翰林院。”
“《大明公文典范汇集》?”沈一贯有些诧异,他迟疑地说道,“凤磐公,要是按照这上面的规范,翰林学士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苏兄可有忌口?”
张四维目光闪烁,继续说道:“不疑,我们好好把这件事做好。做好了,就不止是张相提你的名字,皇上也会提你的名字。”
“不疑,老夫且问你,翰林院职责是什么?”
“凤磐公此举妙啊。
“文稿进了潘凤梧的手里,就跟黄泥巴进了他的裤裆里,是不是屎已经不重要了。不管后面的戏文是唱成《西厢记》还是《红拂夜奔》,我们都要把它唱成《宝剑记》里的林冲夜奔!不疑啊,这官场如战场,是华山一条道,没人下来,我们也就上不去了。”
“潘先生有订。”
典范汇集一出,所有公文都用新格式和新笔法,这让擅长玩文字游戏,包揽朝堂公文诏书的翰林们毫无有武之地。
“凤磐公放心,学生回去后再次好好研读《典范汇集》、《万历元年简体字表》和《大规范条例》,用心揣测。
“好!”
“好,再来一个焖大虾。庆云楼的虾,都是用蜈蚣船快运的大沽港捕捞的虾,很新鲜。”潘应龙点了四菜一汤,再叫了一壶酒。
张太岳看完后,都是赞不绝口,在老夫面前,还提起过你,还特别提到了那四篇文章。”
可是文章就是文章!没有一定功力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只要你有用,就能得到皇上的关注和重用。
不疑,你们国史馆在皇史宬,皇上眼皮底下,总会好些吧。”
“随意点。”
简在帝心!沈一贯激动地浑身颤抖,一脸的坚毅,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
沈一贯脸色涨红,声音有些发颤,“张相,张相有提到学生?”
“凤磐公,翰林院专掌制诰、史册、文翰等事务,编修国史、整理起居录、起草诏书草稿,为皇上讲解经义,为皇子宗室讲课,详细校正各类文书存留为档,同时并备天子顾问之需。”
“不疑来的正好。贵三,贵三!”张四维大声喊着自己的仆人。
“不错,本质上我翰林院专职就是写文章。《典范汇集》看着改了公文格式,换了新写法,好像是刨了我翰林院的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