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就你家破人亡?好像谁没家破人亡似的?当初是我背着君上逃到江华岛的,是我第一个联络明军,给大家找到安身之处的,我又是朝献君臣第一个踏上本土土地的。
李山海捋着胡须,微闭着眼睛,装作没有看见。
“遵旨。”
小沧亭位于城北员山。
“奈何不了我们?”郑澈不满地说道,“明国的大军和火炮一到,我们就会变为齑粉!”
你们就在背地里说明国人居心叵测,别有用心。
左边上首位是左议政金孝元,东人党党首。他是朝献性理学者,程朱理学的狂热分子。坐在他下首的是同党大司宪崔永庆。
过了好一会,仿佛一座石佛的李山海缓缓睁开眼睛,开口问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今朝有酒今朝醉!二楼的外厅里,领政李山海坐在上首位置。
有的判断实力强。
郑澈又跳出来唱反调:“抗争到底?我们拿什么跟明国人抗争?就凭我们这屋里的人吗?现在我们府上连仆人都没有凑齐,那有那么多人跟着我们去抗争。”
前厅室内又是一片寂静。
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何事不成?”
城墙要修,水渠要修,河堤要修,这都是要命的所在,必须先修。
我们抓住了大义,万民定会归心,万众一心。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就能与明国人抗争,就算暂时放弃汉城,转到中部山区抗争,我们也要坚持到底。
老子说不着急,缓一缓,你们就天天堵在老子门口,硬是逼得老子没办法,只好腆着脸找到吴兑和叶梦熊。
可是一旦远赴中部山区坚持,就真的要吃大苦头了。
学生跟他们都谈过,感受到他们拳拳忠义之心。只是时机未到,学生不敢叫他们写下誓约书。
室内一片寂静,汉江奔腾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仿佛春天里藏在天边云层深处的雷声。
王宫是重灾区,早就被烧得只剩下点点的石头地基。
年轻真好!
人家说汉城还是一片废墟,不着急。
“我们必须奋起勇进,恢复两班,安抚万民,再造朝献。”
再下面坐着都承旨柳成龙,他不到三十岁,朝献朝堂上的少壮派。
朝堂吵,到了这里还要吵!你们读书入仕,就是为了吵架的吗?柳成龙连连给坐在上首的老师李山海递眼色,希望德高望重的他出面阻止两人的吵架,把议题引向正途,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只是有可能要暂时离开汉城,远赴中部山区,卧薪尝胆一段时间,与明国周旋。需要坚持到他们熬不住,主动求和。
金孝元和沈忠谦时不时出声,帮腔同党,让前厅的气氛越来越火爆。
你们逼老子不说,那个老孤婆,老子名义上的母妃,王大妃沈氏也用孝道压老子。
于是某些朝献官员觉得,剿除乌合之众的草寇贼军,还这般费力,那明军战斗力也很一般。
“而今明国人势大,我等奈何不得。柳承旨可有良策?”
君上偏偏又弃祖宗基业不顾、舍百万臣民不养,对明人卑躬屈膝,甚至有奉千里江山以求荣华之意。
崔永庆哈哈大笑:“郑司宪,你读过书吗?从汉唐到不可一世的蒙元,中原王朝就算短暂地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