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岁,两人却同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科试规矩,同科不论年纪差距,平辈而论。没有外人,王一鹗不用尊称凤磐公了。
张四维眼睛眨了眨,捋着胡须说道:“子荐,有什么话请直说。你我之间,应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凤磐可有看过卓吾公前些日子,在南京国子监主办的《金陵文报》上刊登的《论古今圣贤文言之道》一文?”
“看过,此文在大江南北影响很大。”
“那凤磐对此文可有什么看法?”
“卓吾公在文中说道,‘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
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记》,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一时代有一代之文,前文当为参依,不可为桎梏’”
张四维摇头晃脑地背出一段文章,然后继续说道。
“李卓吾没有贬低先秦百家、两汉赋文、唐诗宋词,甚至把元曲也算了进去,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采。可以吸取学习,但不必遵常守故,要勇于创新,开创属于自己时代的文采。
他还公然指出,大明的文采就在章回、话本、杂剧演化的小说上。可真敢说啊,也引起了巨大非议,不少士子儒生,都说他妖言惑众,哗众取宠。”
王一鹗笑了笑:“卓吾公被如此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凤磐,在下问得是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对于子荐很重要吗?”
“凤磐,要是以往,你的看法是一家之言,有参考意见,但是并不重要。
现在凤磐是文化建设委员会的主任。你的看法就是文化建设委员会的看法,对于本督,对于两湖来说,就非常重要。”
张四维笑得有些深意,拱了拱手,“子荐这是在提醒为兄啊,多谢了!”
“凤磐客气了。”
王一鹗目光炯炯,继续盯着张四维。
张四维想了想,又开了口:“卓吾公的新学,一直在变化。此前提出童心学,脱胎于阳明心学。
隆庆年开始提出唯物论,而后逐渐完善,万历元年正式提出辨证唯物主义,可谓是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为一体,以致大成。”
张四维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王一鹗目光闪烁,微笑着说道:“王某愿闻其详。”
张四维指着王一鹗,苦笑不已,“你个王鱼鹰,你今天盯上我了是吧。”
“哈哈,愚弟这是在向凤磐兄学习。”
“学习?应该是为兄我向你贤弟你学习。好吧,今日你我难得一聚,愚兄也不妨把话说透了。”
“好,愚弟洗耳恭听。”
“程朱理学,以天理为宇宙本源而主宰天地万物,讲究格物以穷理。李卓吾的批判它立足唯物,却机械僵硬,静止孤立,犹如一潭死水。
阳明心学,以心取代理,认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何在乎?李卓吾批判它是唯心而论,不顾世间惊涛骇浪。
但是李卓吾又承认,阳明心学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脱离了非白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