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如果你相信我,我现在告诉你,咱们这小洋楼的产权会经历一个风波,到时全国所有的房子都要归公有,私人是不能握有产权的。
当初我跟东四二条的傅老爷子也说过这事,我让他把自己手里的房子都捐出去,包括他现在住的王府也不能留。就算想留也留不住,不如掌握主动,争取将来宽大处理。”
林苦参沉思着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按现在的政策真有可能,我们国家的性质注定了要以公有制为主,而且是唯一。既然工厂医馆都不允许私人开办,那房产也不会让私人占有。”
林三七心想,这老爹看得还是挺透的。
“所以呀,爸,妈,还有大哥,我的想法是,现在小洋楼我们主动交给社区开办学校,就咱们家的规模,开办一所小学都绰绰有余了。
既然成为了小学,那现在住在里面的亲戚就必须搬走,这个有政府出面,比我们出面有用多了。如果他们不搬走,那就让他们尝尝人民的铁拳!”
“咱家变成学校???”
金采凤急了:“你这傻孩子,你捐给了国家,以后还拿得回来啊?”
林三七纠正道:
“不是捐,我们是暂时借给国家使用,这个期限定在20年,而且我们家出资5万元改造学校,购买课桌等等。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个我们家出房出钱,政府相当于白得一个学校,他们肯定会同意。
至于让里面的住户搬家,这种对我家来说天大的难事,对政府来说都是小事。
第二个,我们跟政府签好协议,把民国的房契和地契换成现在的“房本”,就是我东棉花胡同那样的房本。
有了这个房本,都是国家颁发的,到时国家就认。
我们再签20年的出租协议,20年后无论是大哥回来,还是嘉庚回来,这房子还能归还到我们家私人手上。”
傅木香提出了疑问:
“小弟,为什么是20年?万一20年后他们不认这个协议怎么办?”
林三七心想,20年后就是1981年了,那时候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开始了,国家在这方面还是讲信用的,你有房本就会还你。
当然你在1981年拿什么民国的房契出来,那国家是不认的,本朝不认前朝的账,房屋主人只能吃哑巴亏。(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