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希望余大人能担负起将士们施展训练的重担。”
“薛大人有家学渊源,只是经验略显不足,不过我们现在非常需要正规的航海和海战的知识,我需要薛大人整理一套关于航海和海战的练兵纪实!”
“呃,薛大人看过练兵纪实吗?”
薛平双眸一亮,说道:“下官看过,还看过三十六计!”
“嗯,水师训练也许有一套练兵纪实,不过可惜本将军对水师了解不多,所以希望你能和余大人编写水师训练的练兵纪实!”杨正山道。
“下官明白,下官定会竭尽所能,不会辜负将军的期望!”薛平有些兴奋的说道。
《练兵纪实》他自然是看过的,如今《练兵纪实》已经得到了朝堂绝大多数武官的认可,虽然这本书算不上什么绝世经典,但对将领们训练士兵有着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但凡能严格按照上面的方法来练兵,那所练出来的新兵就不会太差。
所以如今《练兵纪实》的流传是非常广的,比《三十六计》要广的多。
不过《练兵纪实》没有水师篇,之前薛平研究《练兵纪实》的时候还为此感到惋惜,没想到现在杨正山居然让他来编写水师篇
这让他感到兴奋不已。
那可是《练兵纪实》,如果他能参与编写水师篇,那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
“嗯,那就这样安排吧,余大人可有异议?”杨正山又看向余通海。
“没有,下官谨遵指挥使大人安排!”余通海很识相的说道。
……
余通海和薛平的到来,意味着腾龙前卫水师的组建也迈入了正规。
承平三十年九月初。
中军都督府送来了第一批军户,整整三千户军户。
这些军户都是从大荣中部一些地区搬迁过来的,最近几年,大荣中部十余府是连年干旱,致使民不聊生,所以朝堂一直都在迁移这些百姓。
之前有不少百姓都迁去了重山镇的复州,也就是之前的复山城。
现在迁移百姓来腾龙卫充实军户,其实也是顺手为之,不算什么麻烦事,所以中军都督府的行动还算迅速。
三千军户来到腾龙卫,立即被分散安排到各千户所和各屯堡。
卫司衙门早就做好的准备,也早就为他们建造好了房屋,甚至已经给他们规划好了屯田,不过今年他们是无法耕种了。
李启成是此次搬迁过来的一个普通军户,他原本是大荣中部横山府的一个普通农户,横山府连续三年大旱,去年更是颗粒无收。
朝堂虽然多次赈济,但依然有不少人饿死了,也有不少人踏上了踏上了逃亡之路。
李家原本还算富裕,虽然不是富户,但也是个小地主,有良田两百多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