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只是个普通武者。
在这三箭谷内,除了杨明昭带来的人外,也就陈不渝和陈不忍是武者。
杨明昭摇摇头,“打下县城,杀贪官污吏只是过程,我们的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对!我们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陈不渝点点认可道。
“既然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我们打下县城来又该做什么?总不能把县衙的银钱和粮食分给百姓就完事了吧?”
“这样或许可以让百姓过几天好日子,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杨明昭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陈不渝、陈不忍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没有想过这些问道。
张默沉思了稍许,说道:“公子,我们应该给百姓分田!”
“然后呢?”
“降低赋税徭役,取消苛捐杂税,兴修水利,劝农兴农!”张默道。
杨明昭满意的点点头,“不错,给农民分田,兴修水利,劝农兴农!”
张默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本是福海的难民,八岁的时候他跟着父母来到了星月岛,而在星月岛落户之后,官衙就开始给他们分配田地,还组织人手修建水渠,灌溉农田!八岁的时候,他已经记事,他们家在福海省的时候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他记得很清楚。而到了星月岛之后,他们过得又是什么日子。
虽然他们在星月岛上也不算是大富大贵,但是只要他们耕种田地,他们就不会饿肚子。
而杨明昭也有这样的想法,百姓们为何吃不饱,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人祸。
百姓无田可耕种,只能沦为佃户,而成为佃户,百姓就要遭受地主的压榨。
佃租日益沉重,一旦遇到灾祸,佃户们的日子就过不下去。
杨家以前的佃户之所以对杨家忠诚,就是因为杨家的佃租低,而且有时候杨家还会减免一些佃租。
所以佃户们真心拥戴杨家,杨正山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让数千佃户搬迁到星月岛上。
但是其他家都不一样了,佃租四成都算是低的,有些甚至规定了具体佃租,就是一年交多少斗粮食给地主。
无论田地里的粮食如何,佃租的数额都是固定的。
这看起来似乎比分成好,但实际上固定数额的佃租更容易让佃户破产。
一旦田地减产,佃户很可能还要倒贴粮食给地主。
这只是地主和佃户的矛盾,还有赋税、徭役、各种苛捐杂税,还有各种士绅地主欺压普通百姓。
官吏和士绅祸害百姓的手段多了去了,各种阴损的点子数不胜数。
官吏与士绅勾结,把自家的田转嫁给其他的普通农户。
普通农户明明只有十亩地,但却要缴纳三十亩地的赋税,那二十亩地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却要由他们缴纳赋税。
更可恶的是升斗小民连谁在祸害自己都不知道,连自己在替谁家缴纳赋税都不知道。
还有徭役,把普通百姓当私奴使用,不给钱不给粮,还逼着百姓给自己干活。
这种情况在卫所最为严重,很多官员就拿着军户当免费劳动力用。
“我们要给百姓分田,我们打下一座县城,就要把所有的田地分给百姓,把那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