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他们现在都要领周兰的粮饷和军饷。
朝堂不给钱粮,现在整个北原镇都在靠周兰支撑着,有周兰在,还能压住北原镇的将士,一旦周兰不在,不出三个月,北原镇的将士就要闹腾。
因为他们手中的粮草只够吃两个多月的。
周兰实在是不想跟这白痴废话,“来人,将这些白痴给我赶出城去!”
王云巧得令,二话不说,抬起手中的长枪猛地杵在地上。
“滚!”
数百亲卫营娘子军同样杵着手中的长枪,目光冷冽的看着杜合晟。
杜合晟身后的随从和差役吓得一个哆嗦,就连杜合晟也是心惊肉跳。
“你,你~~”
杜合晟气急,指着周兰,最终还是放下一句狠话灰溜溜的离开了。
“很好,很好,咱们等着瞧!”
片刻之后,浩浩荡荡的仪仗队灰溜溜的跑出城去。
王云巧看着他们的背影,在周兰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将军,这样做会不会有麻烦?”
周兰揉了揉眉心,“不然还能怎么办?我们好不容易才稳住两府之地,难道再将这两府之地放弃吗?”
“你们无需担心,此事我自会向陛下禀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她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如此安慰着麾下的将士们。
现在的问题不是杜合晟,一个杜合晟而已,周兰还真不放在眼中,她愿意给面子,杜合晟就是总督,她若是不愿意给面子,杜合晟又算是什么东西。
真当那王命旗牌管用吗?
放在二十年前,王命旗牌代表的王命无人敢违背,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朝堂已经没有威信可言,王命旗牌也几乎变成了摆设。
所以真正让周兰头疼的不是杜合晟,而是朝堂。
赶走杜合晟之后,周兰立即书写了一份奏折派人送去了京都。
也就在这个时候,辽远布政使司衙门内陆文渊也收到来自朝堂的调令。
书房中,年过五旬的陆文渊坐在书桌后,皱着眉头看着从京都送来的调令。
他的长子陆妙书站在他身后,神色带着几分雀跃之色。
“爹,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入京?”
从布政使升任兵部尚书,这不只是升官那么简单,还代表着陆文渊从地方进入了朝堂,再进一步就是内阁阁老。
陆妙书觉得这是好事,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陪着陆文渊去京都了。
陆文渊有两子一女,长子陆妙书一直跟在他身边,次子陆妙文则在安宁县安心读书,准备乡试,小女儿陆妙彤嫁给了杨承贞,现在就住在星月岛。
算算年龄,陆妙书如今都有三十三岁了。
“这京都去不得!”陆文渊放下手中的调令,捋着胡须说道。
“去不得?为何?”陆妙书不解道。
陆文渊解释道:“朝堂的情况你也清楚,现在我们去了只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如果杨正山在京都,那陆文渊肯定愿意回京都。
就算是杨正山不在京都,杨家在京都也行,可如今杨家在京都只有一座空荡荡的侯府,他根本无法在京都借用杨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