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承业南下,濡河封锁,所代表的意义并不是什么大战将至,而是改朝换代。
在杨承业抵达东阳府的第一时间,就意味辽东这片地域彻底改朝换代了。
辽东的主人不再是大荣皇帝,不再是大荣朝堂,而是杨家。
辽东的将士们和官员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点。
从今以后,辽远和平远两省不再归属于朝堂管辖,而是直接由重山镇大将军府管辖。
杨承业没有封王,更没有称帝,他只是以靖安侯府的名义组建大将军府,总理重山镇和辽东的一切军政事宜。
而在名义上,他也不是造反,而是诛叛逆,扶社稷。
除了辽东之外,辽西也在纳入重山镇大将军府的管辖范围,中路建宁卫参将杨勤腾,金州卫杨继山已经率领援兵营南下辽西东晟府,原重山镇巡抚蒋南国被杨承业任命为辽西巡抚,统领辽西一切政务。
陆文渊已至重山关,为大将军府总理官,虽然这个总理官属于临时官职,但所以人都明白陆文渊就是大将军府之下的文官第一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原重山镇布政使郑玉林被任命为辽远巡抚,林展被任命为平远巡抚,如此大将军府治下文官体系算是完成了基本框架。
重山镇和辽东的文官调配看起来有些儿戏,但实际上将杨家那深厚的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
陆文渊、林展自然不必多说,可是如郑玉林这样的高官,杨家麾下也有很多,而且杨家还有很多年轻可用的官员。
以杨家的底蕴,很轻易的就能在辽东建立一个完整的小朝廷。
所以当杨承业抵达东阳府的时候,重山镇小朝廷就已经高效的运转起来。
大量的民夫将无数粮草运送到蓟州,大量军队开拔,大量新兵接到招募,大量的文官调任,一时间整个重山镇和辽东都忙得热火朝天。
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所拥有的不只是强大的军队,还要有更加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
而此时重山镇和辽东水陆并进,将重山镇大将军府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体现的淋漓尽致。
东阳府城内的布政使司衙门内,杨承业和林展正商量着出战事宜。
“目前蓟州那边已经存储三十万石粮草,足够十万大军三个月的消耗,不过马料有些不足,咱们军中多骑兵,战马超过六万匹,这马吃的比人还多!”
“目前,蓟州只能保证两个月的马料供应!”
林展一边为杨承业续着茶水,一边说道。
目前重山镇大军分为四路,中路由杨承业亲自率领,目前有三万镇标营,后续还有三万杨家军,总计六万大军,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骑兵。
西路有重山镇中路建宁卫和金州卫杨继山两路援兵营,有一万五千将士,他们会暂时驻扎在东晟府,可策应中路大军,也可支援陇原北部的周兰。
东路有重山镇南路定辽卫和东路松州卫援兵营,也有一万五千将士,他们现在已经在濡河北岸,随时可以渡河进入永平府。
水陆有腾龙卫的北海水师,有大小战船三千艘,水师将士三万人,可以在东海策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