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才逐渐返回正轨,重新开始发展。这还是出了拿皇这个能力挽狂澜的人物,否则很可能还得再多花十年。
而且对于赈灾的这1200万,约瑟夫还有自己额外的规划,那就是可以用来加快纸币的流通。
法储行将从下个月起正式发行纸币,而教区银行从法储行获得的贷款将全部以纸币拨付。
当然,为了农村的稳定,前两个月法储行还会运送等值的银币到各教区,让农民随时可以用纸币兑换。
等大家习惯了纸币,并对纸币有了一定的信任之后,再逐渐减少银币的配送量。
根据约瑟夫的规划,首批纸币发行量是5000万里弗,其中超发5%。也就是说,法储行实际准备的银币是4750万里弗。
这么点儿的超发比例,不会对国家金融产生任何影响。实际上,适当的通胀还有益于经济的发展。
所以用于赈灾的经费,只需要发行2亿里弗的纸币,基本上就可以用超发的部分覆盖了。
不过约瑟夫也深知币值稳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纸币出现的初期,绝不能肆意超发,否则必将遭到反噬。而英镑纸币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挺,并逐渐为欧洲各国所接受,核心原因就是其币值非常稳定。
在这个金银币逐渐朝纸币过渡的时期,金本位是最适合的货币政策,这也决定了不能大量超发纸币。
……
在巴黎这样的大城市里,人们完全感受不到农民们的绝望,旱灾和冰雹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除了修补受损的建筑与公用设施外,主要就体现在面包的价格上。
当全国各地粮食绝收的消息陆续传入巴黎,虽然根本没有任何粮食短缺的迹象,但在人们恐慌情绪的影响下,面包的价格立刻开始上涨。
巴黎面包的价格永远是法国内阁最为重视的问题,没有之一。因为每一次巴黎市民对面包价格有意见时,都意味着一场暴动将会出现!凡尔赛宫。
“所以,很多贵族都对这些规定表示抗议?”
约瑟夫翻着手里的《磨坊主义务法案》,看向面前的布里安。
财政大臣有些无奈地点头:“您知道,磨坊税可是那些人的重要收入来源。虽然法案中只是假设了一些情况,但他们仍非常抗拒。”
这是约瑟夫上个月就提交的法案,却一直未能获得通过。
其主要内容是:磨坊主有义务精心维护磨坊正常运转,如果磨坊连续两个月不能使用,其所在教区将有权新建公用磨坊。
眼下欧洲大部分国家磨面的权利还都掌握在封建主手里,农民就算有麦子,想要吃到面包的话,也要交税去封建主的磨坊里才能磨成面。
约瑟夫想了想,将那份文件上的单词改了一个,变成了《磨坊主权利法案》。
“这样,先将传统的磨坊权利仔细描述一遍,义务部分只在最后占半页篇幅即可。这样应该就没人有意见了。”
眼下磨坊主的权利是按照中世纪的习俗传下来的,还真没有具体的明文法令,但世俗的力量坚如磐石,到哪儿都是这么执行的,甚至法院也会以此判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