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罗马人和波斯人的币制。到倭马亚王朝的时候,制度正式确定下来,不过现在看,他们好像抄反了。”伊德里斯说:<br><br>“在原罗马地区,比如叙利亚,货币制度模仿的是罗马人,使用金币作为主币。当时罗马金币叫索利多,新发行的阿拉伯金币是仿制它而来,名字改叫第纳尔——当然,这个词,一样是个罗马词,只不过用的是罗马人已经废弃了的一种钱币的名字。”<br><br>“但第纳尔的重量,却不是罗马重量体系。罗马索利多的重量是七十二分之一罗马磅,而第纳尔的重量,却是按波斯人的制度,是一个伊斯坎德尔的德拉克马的重量。”<br><br>“在波斯地区,人们习惯以银币为本位。新发行的货币,也沿用习俗,是一种银币,名字就叫迪尔汗。但这种迪尔汗的重量,又是根据罗马磅算出来的。”<br><br>“啊?还能这样?”郭康之前,还没听说过这件事。<br><br>“倭马亚王朝的重量单位,叫阿拉伯磅。其实,这就是罗马磅的变种——把阿拉伯磅分成15份,其中一份是哈里发收的铸币税,剩下的14份,正好就是一个罗马磅了。这单位就是这么来的。”伊德里斯解释道。<br><br>“他们是不是故意的。”郭康猜测道:“这样互相交换,一方面比较省事,一方面也可以对冲两边的影响,避免前朝的文化影响太大。”<br><br>“我觉得应该不是。”伊德里斯摇摇头:“因为当时的币制特别草台。早年,所谓第纳尔金币,就是完全照抄罗马人的外观,连上面的罗马皇帝头像,和周围的希腊语铭文,都照抄过来了。”<br><br>“啊?这都没人管么?”郭康惊讶道。<br><br>“是啊,就是没人管。”伊德里斯一摊手:“那会儿的金币上面,还有希腊神话里的赫拉克勒斯呢。我也不知道他们抄的是哪个模版……”<br><br>“后来,有人发现,金币上面的符号,还是拜上帝教的符号呢。哈里发就对币面进行了改变,把上面的希腊文,改成了阿拉伯文,方便阿拉伯老乡们认识。”<br><br>“那看来好像确实没什么人注意……”郭康吐槽道。<br><br>“是啊,这会儿,已经是倭马亚家族第五代哈里发的时候了。”伊德里斯说:“到第六代哈里发,大家意识到,上面这个雕像,好像还是罗马皇帝呢,于是又紧急改版,改成了哈里发自己的头像。”<br><br>“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提出,按照教法,应该是不准把自己头像放上面的,于是哈里发又撤掉了头像,改成徽章和文字。那之后,才成了现在的标准样式。”<br><br>“所以,你说有没有什么战略和计谋,我觉得是没有的。”他摇头说:“就这样子,哪有施展计谋的能力啊。这明显就是太没文化,瞎搞出来的……”<br><br>“那他们这样做罗马钱币,算不算假币啊?”郭康想起来另外的问题。<br><br>“都是大马士革铸币厂产的。那个工厂的商标铭文,都保留了好久没改呢。”伊德里斯居然真的认真想了想,说:“原厂代工的其他家的产品,应该不算假货吧?”<br><br>“呃……”郭康突然发现这帮人是真会做生意,这都能反应过来……<br><br>“不过这些,都是很早的币制了。”伊德里斯继续说道:“后来虽然也用这些名字,但实际情况差别就比较大了。像我们这边的迪尔汗,在阿尤布时期,明面上就有三种含银量了。”<br><br>“到马穆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