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高涨的请战。
看着眼前战意昂然的众人,查干乌力虽然满意点了点头,但却并没有同意众人出战的请求。
他的心中始终如一,牢牢记着那中年儒生的话。
他心中清楚,眼下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永远的胜利,贸然出击只会让北蛮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唯有据城固守才是最佳的决策。
“诸位,冷静些。”查干乌力沉声说道,目光如炬,透着坚定与冷静。他知道,义军的撤退意味着他们的计划正在如他所愿地进行。“
我们现在只需静观其变,耐心等待。义军的粮草已经不济,他们必然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陷入更深的困境。我们只需等着将他们拖垮,完全没有必要冒那样大的风险。”
这番话让众将的热情稍稍降温,但仍有些人不甘心,继续争辩:“大汗,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我们应该主动出击,趁热打铁!”
“我理解诸位的心情,但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冒险,而是耐心。”
他指了指大帐后面的草原,无比坚定的说道:“现在我们的背后就是我们的草原,现在北蛮时经不起一点的风浪和损失。”
“相较于挽回颜面,尽可能保存我们目前的实力才时最为重要的。”
“好吧,既然大汗如此决定,我们就按您的安排行事。”一名将领最终叹息道,虽然心中仍有不甘,但也知道查干乌力的判断并非毫无道理。
“继续加强城防,严密监视义军的动向。”查干乌力下达命令,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将这场战役进行到底。
他知道,胜利的果实已经近在咫尺,只要再忍耐片刻,便能将义军彻底拖垮。
……
而与此同时,逻耶城外的李忠武也收到了林仲云的来信。信中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反而让李忠武自行选择,这让他心中更加没了底气。
“殿下已经来信。”
李忠武在大帐中召集了所有将领,面色沉稳地说道。他的声音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殿下已经派人回援央州,并将一部分的粮草运往央州,以便赈济灾民,尔等大可放心。”
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众将士面面相觑,心中各自思量。
见状李忠武心中也明白,这种说法很显然不能让手底下的人放下心中的忧虑,不过他倒也能理解。
毕竟,他手底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出身央州,他们的根在那片土地上,心中挂念着的,是那里的父母妻儿。
他们先前之所以爆发出那么多的不满,正是因为关心则乱。
“殿下此举无疑是为了安抚民心,即便是这样会分散兵力,放弃了这个进攻北蛮的大好机会。”
他环视众人,语气变得更加坚定,“殿下体谅大家心中的苦楚,因此并没有直接逼迫大家,而是给了大家选择的机会。”
“现在所有人举手表决。是决定立刻撤兵还是继续强攻,一举拿下逻耶城。”
他的话音落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