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桑宁正在书房书写着什么,听得有人靠近,也没有抬头。
裴如衍站在她身边,看清了她书写的内容,却还是问了句,“在写什么?”
“这是阿舟给我的名单,我重新抄录一遍,”谢桑宁放下笔,抬头,“前阵子祖父忙忘了,先前捐款的官员、商人们,要表彰一遍,还有阿舟,他答应了同窗们,要将名字刻在小石碑上的。”
然而现在的谢桑宁已经不是当时的沈桑宁,当时的她可不敢答应太多。
而今,可以为这些大小善人们,争取更多的表彰荣誉。
所以,还想专门给这些小朋友们单独做些口头奖励,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孩子的热血不能被辜负,这样才能促进未来的他们长得更正。
将名单书写完,谢桑宁差人将名单送进宫里去,才问裴如衍,“你那边呢,查完了?”
“郑县令不调任的原因,竟是太优秀了。”裴如衍的语气,不像是夸奖。
听得谢桑宁沉默地望着他。
裴如衍又道:“茂云县地处边境,民风彪悍,治安欠缺,但在郑县令上任的四年中有所改变,三年期满时,他的上级专门请示,让此人继续留在茂云县,再任职三年,若考评一如既往地优秀,待六年期满,便可连跳两级。”
听着,很合理。
谢桑宁双眸发着思索的光,抬手摸了摸莫须有的胡子,“若是上头许了他两年后可以连跳两级,郑家何至于上京来拜托我们?倒有些像措手不及的下策。”
裴如衍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目光紧锁在她脸上,“夫人猜猜,他们为何如此?”
“裴大人还想考我?”谢桑宁挑眉,“无非是见李相倒台,宣王势弱,故改投我爹呗。”
“可我爹,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