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不以为意,但抱着拍故事得深入了解原作者的专业态度,这才收下该作。
但翻开一瞧,便再也停不下来了。
拉着余华可劲聊啊,足足聊了三天,一句没提《河边的错误》,尽聊《活着》了。
聊着聊着,老谋子直接把剧本一推。
我还拍个毛的《河边的错误》,直接拍《活着》得了!就这样,机缘巧合下,《活着》开拍。
演员,老谋子拉来了两员神将,葛优,巩俐,此外还有郭涛,刘天池,姜武,倪大红以及老戏骨牛犇。
编剧,除了原作者余华外,还找来了制作过《霸王别姬》,《秦颂》,以及后世大作《封神·朝歌风云》的大神芦苇。
老谋子把底裤都翻了个遍,凑出了当时的顶级阵容,才让这部电影成功问世。
果然不负众望,47届戛纳评审团大奖,最佳男主角奖都被收入囊中。
继《红高粱》的柏林金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威尼斯银狮之后,这部《活着》让老谋子凑齐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奖的奖杯。
的确,这片子因为题材和内容,在国内遭到了封禁,甚至连余华的小说都被一同禁封。
但随着时代变化,电影解封了,小说也解封了。
《活着》成为了张艺谋在豆瓣上评分最高,也是唯一一部突破9分的作品。
而小说在前世张远被泥头车怼飞前,已经累计销售了超过2000万本,这还是正版数量,盗版更是不计其数。
余华单靠这一本书,就收获了过亿稿费。
连他自己都笑称:我就靠《活着》活着了。
将这部作品的成就一一道来,赵得财听的心潮澎湃。
“这么厉害啊!”
张远就是要通过《活着》告诉他,改编作品能出大名。
“去年有一部好莱坞大片叫《生化危机》,您看过吗。”
“看过,特效不错,女主一般。”
张远点点头,对喽。
女主米拉·乔沃维奇虽然是乌克兰大洋马,但模特出生的她胸前就顶了俩枣,自然不符合赵胖子的审美。
“这片子制作成本3300万美金,最终票房过亿。”
“翻了三倍,您觉得这收益合适吧。”
“那当然合适啦。”
“这片子就是游戏改编的。”张远稳稳说道。
“哦……”赵胖子这才反应过来。
张远特意举了两个改编的例子。
一个收获了名,一个收获了利。
而天下苍生四处奔波,不就是为了名利二字吗?
“之前我不是让您帮我办理去宝岛的手续嘛,就是为了这游戏。”张远细致的解释道。
“你是为了工作啊,我还以为伱是要去体验台妹呢。”赵得财挠了挠头。
咱们能不事事都往下三路想吗……张远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而后又想到了花枝招展的贾婧雯。
也不是不行……
“这游戏的正版总销量虽然只有80万套,但盗版数量恐怕达到了大几百,甚至上千万套。”
“在年轻群体中,观众基础非常好。”
赵得财不懂游戏。
但作为煤老板和建筑公司老板,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知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自己闹不明白的事,绝不瞎搅和。
毕竟这俩行当的老板虽然大多学历不高,但他们明白,在矿场和工地上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