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永安帝微微点头:
“不错,郑将军和老三出门剿匪,是朕早就安排好的一步棋,为的就是让他们有理由带着大批量兵马离开京城,半路截住你的人,来一出偷梁换柱。”
这个计划比较冒险,但也不是不可行,而之所以能成功,还得感谢四皇子从秦州传来的消息——
自从知道清宁长公主有野心开始,永安帝就一直在思考,清宁长公主到底哪里来的底气呢?
她总不能只凭着承恩侯宋家昔日的人脉,就想颠覆永安帝的江山吧?
所以,永安帝料定,她一定有后手。
这些后手,除了她安插在宫里的细作之外,那就一定是某种强大的力量,足以让她有信心与永安帝对抗。
永安帝自己就是军功起家,他很快就想明白了,清宁长公主所谓的底牌,一定是私兵。
唯有兵权,才是宫变的最大利器。
想要争权夺位,光靠几个细作、一些阴谋是不够的,没有绝对的实力,清宁长公主绝对不可能如此贸然行动。
所以,永安帝给四皇子写了信,让他在秦州调查。
果然,四皇子胆大心细,在一番探查之后,查到了两件很重要的事:
第一,清宁长公主的确养了私兵。
第二,清宁长公主在秦州境内,私自开采了一座铁矿,并且为这批私兵,锻造了全新的兵器。
这两件事都是赵凛昔日在永安帝面前,不曾透露的。
他想两头下注,所以这两件事是清宁长公主的底牌,他不会随便说,但没想到,却被永安帝提前洞悉,又被四皇子察觉了。
但四皇子还是面临一个问题,他不清楚长公主的私兵究竟有多少人。
毕竟三万人不是个小数目,清宁长公主为了掩人耳目,也不可能把三万人全部放在一起训练。
在秦州,她选了好几个隐蔽的地方,将三万人打散分成了六个部分,每个部分五千人,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被人发现不对劲。
可这样做也有个非常大的弊端——
那就是,除了本部的私兵之外,其他地方训练的私兵,彼此之间都不太熟悉,甚至连见都没见过。
这也给永安帝提供了机会。
他在三皇子提出要去军营训练的时候,就开始布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