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不会成为营收的主体,也不会在这方面多注意,因为过去这些年,新浪、网易、搜狐等一大批活的死的公司已经用它们的发展为大家确认了一点,PC网站单靠广告是没法好好活下去的,这就不用头铁再尝试了。
“归零归零归零。”
下午五点钟,俞兴放下计算器,总结了过去两个月的营收开拓:“公司开始赚钱,这是积极的尝试,我刚才趁着吕海颖说用户体系的时候算了算,咱们账上还有差不多3500万的现金,还是很安全的。”
来自风投的融资消耗过半,也就是过去半年时间,百晓生花掉了将近4000万,看着数字很多,其中的大头都是推广投入。
像百晓生拿到融资后立即与芬众传媒更改的合作,合同价格就是1956万,过去六个月时间里逐渐在五个城市投入的地铁、公交车等广告也耗资甚多。
但这些是一次性投入,下次再续就是一年之后了。
也就意味着,百晓生未来半年多需要花的钱都是招聘业务的这一块,但因为针对的下沉市场,反而容易控制成本,此外,现阶段的目标是体系建设,烧钱初步计划是要等C轮资金到账之后。
所以,俞兴的“安全”概念是账上现金对公司健康运营的支撑。
百晓生的公司运营成本包括租金、工资、办公设备等支出,从成立到现在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最开始是一个月花掉10万,中间是30万,现在暂时稳定在120万。
俞兴那时候算了一笔账,每天早晨一睁眼就没了3000块,后来是一睁眼就没了10000块,压力还是很明显的。
但现在一睁眼就没了40000块,反而不太考虑这种压力了。
按照这种运营成本加上招聘业务的支出,百晓生的寿命至少还能维持14个月,当然,前提是招聘这一块不进行大规模的烧钱。
“已经很不错了,就像俞总说的,公司诞生在金融危机时期,现金流仍能这样保持是很不容易的。”刘浩真心夸奖,“俞总很厉害。”
俞兴笑笑:“不能归功于我,这一块主要还是要感谢咱们的资方比较舍得给钱。”
刘浩听到这句话更想夸了,按照俞总对资方的态度,那边还舍得给钱才更厉害啊,但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
他想了想,小小的提了个醒:“整个经济出现了复苏的信号,但它还是有过程的,我们招聘的亏损极可能没法以月来计算,前期的推广支出必然很大,后面如果想要争夺市场,扩大规模的资金也是需要大幅增加,招聘其实算比较传统的行业。”
“相较于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我们除了市场下沉,一个很关键的点还在于如何让这门生意更加高效和精准,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