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激进的激进派。
次日上午,八点半,俞兴把葛智杰请来了自己的办公室,尝试尽量解决他的一部分思想压力,上来就先抛出了三个问题。
“葛总,你觉得我们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微信公司是大厂吗?”
“葛总,你觉得我们的技术实力可以比肩探索技术前沿的阿里吗?”
“葛总,你觉得公司的资金能够支撑这些吗?”
葛智杰沉默不语,脸色开始有点不好看。
半晌之后,他给了自己的想法:“这是奠定与企鹅产品竞争的框架基础,可能确实需要一些探索,但我这两天有在尝试与阿里的人交流,也许可以挖来几位,他们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葛总,我们预留不了那么多探索的时间,我们需要在尽可能的时间里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俞兴指出问题,“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趁着企鹅还没有在移动端发力而抢跑一段时间,这段抢跑的时间越长,我们越有成功的希望。”
“如果能成功,那再反过来做探索也不迟,就拿你说的阿里,它不也是这两年才开始探索,它为什么不成立的时候搞这些?”
“这都是一样的道理,咱不能痴迷于技术前沿的魔力。”
葛智杰被这样批评了几句,有些抹不开脸,不稳定的情绪又开始蠢蠢欲动。
“葛总,你别请辞。”俞兴察觉到那么一丝苗头,先制止,后谈经验,真诚的说道,“葛总,你也知道我是学医出身,我们有个概念叫做‘循证医学’,说是要把医生的个人经验与当前的最佳研究结合,再考虑患者的意愿,制定出最适合的方案。”
“论经验,那就得看你们这些人的经验,论最佳研究,国内不应该看阿里,而是应该看本身在做即时通讯的企鹅……”
俞兴这么一说便把谭睿泽连夜写出来的报告递了过去,上面阐述了企鹅的系统架构设计,又比较了各种架构的优缺点,以及微信公司当前的状况。
不得不说,谭睿泽这样一篇洋洋洒洒的论述都要打破他对程序员的印象了。
“俞总,你认为他更正确,是么?”葛智杰看完之后给了这样一句。
“微信公司需要一个更适合当前阶段的方向,至于他的建议是不是更正确,我希望葛总能和他仔细交流之后再给我一个答案。”俞兴说到这里,继续刚才没说的第三个因素,“公司如何发展,还要论意愿,葛总,你们要充分考虑到我投入的意愿,这样才能让我们走在最快的路上。”
葛智杰看着面前的俞总,表情还是不太好看。
俞兴这时候没像前面几天那样劝解,而是说道:“葛总,公司这种刚开始的阶段就是要‘能者上’,谭睿泽从今天就是咱们的技术副总监了。”
“我觉得我不适……”葛智杰的情绪一个波动之下又想请辞了。
俞兴直接打断道:“葛总,公司在招人,百晓生的招聘团队也在帮忙招人,但有人反馈说,百度出来的技术都不太行,建议我从网易、华为、阿里等公司招。”
葛智杰不屑的笑了一声,觉得可能真有这样的话,但更可能是俞总的激将法。
“你辞辞辞,你总得证明点什么再辞吧?哪怕把我前面两千万的预算花完呢?”俞兴微微摇头,也展示了一些不屑,“这样看起来,谭睿泽最起码还敢花钱,还敢问我要预算。”
俞兴仿佛找到了第二个进入蜜月期的人。
他看到葛智杰不说话,继续说道:“葛总,咱们之前是白纸黑字签了合同的,但如果你真的很畏惧企鹅,我也理解,你考虑清楚,想走就走,那就让谭睿泽当这个技术总监,我看他自己也觉得并不比你逊色。”
葛智杰放下报告,瞥了两眼俞总:“行了,俞总,你有胆子掏钱,别人没理由不敢花,压力是压力,谁来面对企鹅都有压力,我仍然认为微服务会是更好的更长远的选择,但你既然这样说,那就这样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