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注意
微信公司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
俞兴没有在公司内部公开这次的融资规模,但不管是IDG、今日资本、启明创投联合拜访的热切,还是熊潇鸽、徐欣、胡旭波陆续的登门,这些都足以激励员工们的热情。
甚至于,微信公司出现了屡禁不止的加班情况。
俞兴针对这种现象,专门找了副总监谭睿泽,希望负责一部分技术团队管理的他不要给大家施加太多压力。
“俞总,没有压力,一丁点压力都没有,全是动力!”谭睿泽真心实意的回答,“咱们这是我见到过最积极主动工作的公司!给的实在太多了……”
微信公司的薪酬在行业里属于中上,核心团队的则是上上。
但是,期权方面很可能是待遇最佳的公司……之一。
从二月份到九月份,微信公司前后发过两次期权,红隼第一次500万美元投资的时候,大家算过这个事,知道总体价值在1675万华夏币,分到同事身上是7-20万不等。
这样的数字属于……
按照大厂出身的技术总监葛智杰的评价,“还好”。
然而,红隼很快第二次追加了500万美元,大家手里的期权价值就清晰的翻了一番。
就连葛智杰这样的,也不能轻描淡写的俯视评价。
再后,俞总这次虽然没有公布融资,但手里期权的价值肯定还是涨吧?现在值多少?假设提高50%,这笔发放出来的期权总价值也有2592.9*1.5=3889.35万,折合到个人身上是21-60万。
如果不是50%,而是更高呢?如果还有下次融资呢?大家都知道公司是年前才成立,现在连一年都没结束,估值已经蹭蹭的涨,那就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未来可期!不过,这些膨胀的数字还只是纸面财富,期权能不能兑现要看公司最终的结果如何。
老板舍得发期权,但他一个人能把期权换成钱吗?
还不是得大家伙加班加点的干?基于如此情况,微信公司的员工们几乎真正的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多鞭策,齐拼搏的心态。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今天痛苦流汗,明天富得流油!俞兴确实舍得发期权,但真正见到这样的效果还是颇感意外的,也就对技术团队总是快速解决各种反馈过来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很明白了。
公司员工们在发力,作为老板,他也积极的在这个阶段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每周不落的去东方卫视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