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办公,军务大臣和政务大臣们随时觐见,随时请旨,这种方式,恐怕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此前,官员们进宫见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正因为这种消息传递的不畅通,给了官员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间。
朱允熥的方法,无疑极大的强化了皇权。
比如现在,冯胜尽管心中很想将此事压一压,拖一拖,可却又不敢不签字。
他心中的不安,亦是越来越浓。
在京的军务大臣六人,今日有两人告假,四人当值。
军工厂武器管理的事,只是一般的事务,只须两名军务大臣联署即可。
徐辉祖不去找其他人,偏偏就来找自己,让本就心虚的冯胜十分不安。
他却不知道,虽然陛下定的规定是至少两人签署。
但正常而言,对于皇帝下达了圣旨的事情,凡是在军务处坐班军务大臣,都会一个不少的签署。
徐辉祖很快离开,将其拿给军务处的军务大臣签署,再转交政务处签署。
因为军工厂仍属政务处下辖的朝廷资产部管理,故而,这道军务处和政务处联合签署的命令,由政务处向下传出。
很快,命令便传了下去。
若搁在以前,哪怕是老朱掌政的时代,这样一道命令,传给六部之后,通常也要三五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才会向下面传达。
毕竟,圣旨只给了一个很粗略的处理方案,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需要认真推敲制定。
除了紧急军情之外,对于一般的政务,各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也从来都是不急不慢的。
但朱允熥此前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顿,强化办事效率,大大缩短了这一流程时间。
他的旨意,当日就变成了军务处和政务处联合签署的正式公文,发布下去了。
……
一大早,朱高煦便赶到大明朝廷资产部,来见自己的哥哥朱高炽。
昨晚从周王朱橚那里离开后,他便已迫不及待。
若非考虑到时间太晚,晚上行事多有不便,容易惹人注意等原因,他昨晚就过来了。
一见面,朱高煦立即让朱高炽屏退左右。
待房间内再无其他人之后,他方将自己的来意,细细说了一遍。
“哥,你执掌大明朝廷资产部,只要以你的名义,给下面的军工厂下一个命令,他们绝不敢不听。”
“我是刑部主官,由我开具刑部的正式公文,一路上所有的检查点,都可畅通无阻。”
“只要咱们顺顺利利将武器送给各位藩王带来的亲卫兵马,他们就可以集体逼宫。”
“从后宫之中,解救出被囚禁的皇爷爷。”
“那时候,父王身为唯一尚在大明的长子,再加上咱们的救驾之功,必然被立为储君。”
“你我二人的地位,亦不可同日而语了。”
然而,他一番话说完,朱高炽却是脸色一沉,道:“那日父王和我,不都告诉过你,不要痴心妄想,更不要轻举妄动吗?你怎么就不听呢?”
“哥,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朱高煦又急又气,道:“他朱允熥不过利用咱们父子兄弟而已。”
“我帮他办好了税务司,他就将我调到刑部,还故意不给我实权。”
“还有你,你也一样。辛辛苦苦,为他创办大明制造局。”
“如今好不容易走上正轨。”
“他又是一道圣旨,将大明制造局给撤了,成立这劳什子的什么大明朝廷资产部。”
“名义上虽仍然管着下面的各个工厂,实际上的权力,哪里比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