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本以为会有一场激烈的攻城战,不料自己兵不血刃就得了冀城。
他猜测,很可能是城中守军不多,又侦查到了自己麾下大军的动向,当机立断选择弃城了。
大将孙礼搜索过城池,向司马懿禀报道:
“报大都督,我们搜索了马氏的府宅,除了一些下人之外,马氏一族,已经尽数逃离了。
据马家的下人说,他们是在数个时辰前突然离开冀城的。
走的时候,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
大都督,用不用对他们严刑拷问?”
司马懿摇头道:
“不必了。
既然马家的人已不在此地,问出什么消息都没用。
把这些人都处理掉吧。
约束好将士们,让他们严守军纪,莫要惊扰城中百姓。”
“诺!”
司马懿让士卒莫要惊扰百姓,并不是他爱民如子。
司马懿只是作秀而已。
将来曹魏的主要国土,便是关中和凉州。
曹魏的税收、兵源,都要依赖这些百姓。
司马懿自然要想尽办法,让百姓对曹魏有归属感。
张榜安民后,司马懿派大将郝昭守冀城,自己则亲率大军出城,前去征讨马超。
他与诸葛亮早就达成了协议,两面夹击,共破马超。
曹魏需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将武都、陇西二郡割让给蜀汉。
除此之外,还要给蜀军提供大批粮草,与黄金五十万。
诸葛亮要这么多东西,司马懿统统应了下来。
陇西、武都这两个郡本来就是西凉治下,并不是曹魏的领土。
割了就割了,司马懿也不心疼。
至于付出一些黄金和粮草,也是无所谓的事情。
这个钱又不是司马懿一家来出,他会联合曹魏的所有世家,一起掏这笔钱。
如果没有蜀汉的支持,曹魏想在短时间内得凉州,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现在这种情况,看似是曹魏割让出一部分利益,实则等于曹魏和蜀汉两国一起瓜分了凉州。
也唯有如此,诸葛亮才能说服刘备,卖力帮自己夺取凉州之地。
至于司马懿在信中写的那些忠于隐龙、以后要投效大汉之类的话,诸葛亮看看就行了。
洛水之誓,司马懿自己都不信,又如何让诸葛亮那样的聪明人相信?
能达成合作的前提,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有两家共有的威胁,那就是实力越发膨胀的大乾。
利益和威胁都有了,两家联手便是水到渠成。
就算之前因曹丕篡汉,蜀汉和曹魏骂得再凶,也不影响两国合作。
至于诸葛亮会不会拿着自己的书信来谋算自己,司马懿一点都不担心。
首先,这个信不是司马懿亲笔所写,就算诸葛亮把信拿到曹丕面前,曹丕也不会信。
以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只会觉得诸葛亮奸诈无比,在离间他们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