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凡事不能只朝前看,有时候适当的回头看看,看着那些不如自己的人,至少可以让自己放松不少。
“是,下官明白。”李珲躬身行礼。
“嗯,”严世蕃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已经完全呆滞,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暹罗王和东吁王,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道:
“签或者不签,给本官一个准话。”
看在此前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李氏王朝向来乖巧的份上,严世蕃不介意给个好脸,但是面对暹罗和东吁可就没好脸色了。
直接就一句话,要么签,要么不签。
正好,若是这两国不签的话,他还能给军方做个顺水人情。
毕竟,那些武将已经迫不及待了。
看着自己留影石上,那几十个未接通讯消息,饶是严世蕃也感到压力不小。
要知道,其中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人。
嗯,他拿这帮皇上的心腹,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初李承武的事闹得那么大,五军都督府不一样什么事都没有?甚至还得到了仙法。就连李承武,当初被贬了,如今也蹭蹭的高升。
然而,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也不傻,知道不签的下场,而且他们看到李珲怂的那么快,自己要实力没实力,要脑子没脑子,这个时候不签,真等着给大明灭了?
嗯,我们才不傻哩!想及此处,二人直接学着李珲的样子在国书上签下了血名!
见此,严世蕃有些遗憾的摇摇头,而这一幕,更是坚定了纳腊萱拉玛跟孟罕拉扎二人卖国的决心,觉得自己的做法很明智!
至此,朝鲜、暹罗、东吁三国上交国玺,并入大明!
送走三个布政使后,严世蕃也没有耽搁,火速将消息上报给了内阁。
当然,对于早已经准备好的内阁和六部来说,几乎是收到延时发消息的第一时间便靠着灵网,面向全大明公布了消息。
一日之间,大明再次增设三个布政使司,当然沸腾的还有大明百姓。
虽然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但是一天之内,直接吞并了周边三个国家,大明百姓的心头不可谓不震撼,不可谓不兴奋!
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的国家,吞并别的国家来的让人自豪呢?
每个大明百姓,这一日都走上街头,兴奋的载歌载舞,各大商家更是趁此机会开始打折促销活动,一时间,大明一片欢呼。
不过,百姓们不知道的是,事情远不止如此。
在朝鲜、东吁、暹罗三国归顺之后,周边小国几乎是考虑都没考虑,直接选择臣服。
嗯,毕竟,此前大明六部的文书,早已经抵达了这些小国的国度之中。
这些小国,几十年里,都已经成了大明的灵气工厂,不过人口太少,又偷工减料,所以灵气工厂的数量少的可怜。
甚至每年的产量,还不如东吁王朝。
一时间,像是琉球、安南、真腊、占城、吕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碟里、日罗夏治……
苏门答剌、须文达那、三佛齐、柔佛、文朗马神等等,合计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纷纷献上了国玺,又或者是文书投诚。
嗯,这里头,有的大明根本看不上,甚至是不知道,不过处于这些地区的商人家族,却以此对地区的家族,或是国主进行劝谏。
一些自给自足的国家,虽然有些不甘,但想到成为大明子民的好处,又都欢天喜地了。
像是一些没有形成国家,只是地区,靠着几个当地的豪强家族称霸的,比如海盗势力,帮派,更是在这一刻,纷纷想要洗白上岸!
成为大明仙朝的子民,求之不得啊!
更别说,他们有些地头蛇家族,势力,还能乘此机会,当个小官坐坐。
一时间,整个东南亚只有一个意志,那就是大明。
归顺大明,活出个人样来!
一时间,文书,国玺,朝贡之物,纷纷涌入大明,涌入京城,涌入内阁、六部。
六部和内阁官员,一个个可谓是兴奋的合不拢嘴,诸国臣服了。
接下来,他们只需要挥动笔杆子,在未来二十几天内,将具体的章程,还有诸国的治理划分全都写好,拿出来。
那么,他们的政绩簿上,就会有浓厚的一笔!
就这样,整个大明权力高层,高速运转了起来,其中不少举人,更是自告奋勇想要去往东南亚那些地区任职,坐官!
废话,大明境内和周边肥沃小国早被关系户占了,那这些贫瘠之地还不抢等什么?一些商会,修仙家族,更是早早的派人前去。
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整个大明都在兴奋中。
时间匆匆而过。
终于,到了嘉靖九十九年,十二月廿八,也就是高原议政的前一天。
这一日,瑞雪降临大明,百官期待!
来了,三十年的年终奖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