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个问题。
无疑很白痴。
就是人家打断的你的腿,你还问人家怎么办?
读到四年级上半学期的小学生肯定都不会问了。
提问的江辰奇葩,终于有点女侠风范的端木道长更加奇葩。
她看过来,气定神闲的回复道:“我会照顾你。”
“哈。”
江辰笑声更大。
瞅瞅。
多公私分明。
我打断你的腿,和继续照顾你,那是两码事。
“其实呢,我和你是一个阵营的。不过呢,国家是国家,人民是人民,一个国家,代表不了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你认同吗。”
江老板平等的进行探讨。
“这里没有好人。”
从来不会发表任何主张的端木道长斩钉截铁,不留余地。
江辰话头一顿。
“那个年代,和这个国家的军人一样,这里的平民,同样没有人性。”
以往惜字如金的端木琉璃盯着他的眼睛,“没有平民的支持,没有国家有能力发动战争。”
江辰轻咳一声,看了眼周围。“小点声。我知道你能打,可是这里到处是东瀛人,他们打不过你,就会来围殴我。”
江老板插科打诨岔开话题,同时,惊讶于道姑妹妹的“三观”。
不算偏激。
打仗的是军人,实施各种暴行的也是军人。
但只是表象。
端木道长总结得很精辟,
战争机器的发动,源动力并不是各种环节上的零部件。
天皇作为领袖,理所当然背负了大部分的罪孽,可宣誓为他效忠的狂热士兵,舍生忘死的奔赴前线,真的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可能见都没见过的精神信仰吗?
可能有,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
真正推动军国主义蓬勃发展,让东瀛男人前赴后继的冲向战场,真正的推手其实在于他们的家庭,在于他们的母亲、妻子、姐妹。
虽说有国才有家,但不可否认,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家绝对在国之前。
对于历史,江辰自觉只是涉猎,那场在京大的讲课,看似潇洒,可实际已经运用到了毕生所学,但是有一段历史,他做过深入研究,却没在那堂需要展现风采课上提及只言片语。
哪怕“志同道合”,有些话也只是道姑妹妹可以说,他不行。
就好像很多知识点,教科书不会教,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刚才的那句话——和平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教科书会记录东瀛军人是怎么烧杀抢掠,却不会说明这些男人在成为刽子手前,他们女眷,会给他们加油助威,会兴高采烈的给他们送行,甚至是要求他们誓死效忠天皇,要高高兴兴的赴死,并且将纯粹的侵略战争,描绘成世界上最伟大、最光荣的任务。
难以想象吧?
确实难以想象。
可这就是当时东瀛的民间,一个个家庭的真实写照。
甚至极端一点的妇女会嘱咐自家男人不许活着回来,否则自己就自杀谢罪。
代入一下,就可以感受那种毛骨悚然。
譬如当年一个中尉的妻子,在新婚不久为了让不愿上前线的丈夫了无牵挂的去侵略他国,竟然留下了一封遗书后,割颈自杀。
事后天皇还亲自为其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