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拓跋艾祺在霭川想出一个办法,就是霭川当地的官员和牧民都需要向他的军队支付一笔军队给养费,这笔给养费用其实拓跋艾祺早已从柔然的国库里支取了出来,并都已经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进去了,但拓跋艾祺知道此刻柔然江山已经摇摇欲坠,说不定明日就会易主?这个时候,他早已将自己的贪得无厌的本性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拓跋艾祺巧取豪夺,他手下的将领哪里会不趁此机会大捞特捞一把,上下仿效,苦的是霭川的父母官员和穷苦的牧民。
拓跋艾祺来到霭川还不到十天,霭川城里的牧民就已经逃离了三分之二,地方官员承担不起压力,也偷偷地趁着黑夜的掩护逃离了此地。拓跋艾祺等将领无法再去榨取当地的老百姓了,只好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士兵,他们借口自己的士兵这几天在城里抢劫早已经抢得手里流油。因此,现在是孝敬这些长官的时候了,拓跋艾祺下令每一个士兵每天需上交五文钱的伙食费,不交伙食费的士兵就必须下牧场去割草。士兵们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都纷纷寻找借口逃离出去,有的开始聚集在山林当了劫匪,有的脱下军服投奔老家,更有的士兵转身前来投靠杨宪的秦兵。
王猛不断接到杨宪的报告,于是他给拓跋艾祺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好言相劝拓跋艾祺及早醒悟投诚大秦,争取得到苻坚皇帝的原谅,那么也不失今后荣华富贵,封侯绶爵,庇护子孙。
拓跋艾祺经不住王猛恩威并举的恐吓,就暗中给王猛回信,言明其会慎重思考这个问题,但目前还不能明着投诚,作为柔然的重臣,位高权重,尚需顾及影响,但拓跋艾祺诚恳地保证自己这个时候不会为难王猛,举兵前来围困,他会假装死守北川,不让王猛的军队越过此地。王猛亦不强人所难,只要拓跋艾祺保证此刻不骚扰自己,那么,自己就可以一心一意地攻击别处的守军,这岂不更妙?
公元372年农历十一月初三,各路人马均已聚集在库伦外围对拓跋驰聘形成了包围之势,苻坚大悦,立即亲自给铁佛柔然写了一封劝降谕书,讲明此次秦兵伐狼主拓跋驰骋志在必得,希望拓跋驰骋能够认清形势,顾及城中百姓安危,及早放下武器,交出玉玺向苻坚投诚。那么,拓跋驰骋家族像燕国君主慕容暐一样,依然可以过上荣华富贵醉生梦死的生活。大秦也允许拓跋驰聘依然可以不将他的妻妾没收分配给大秦的官员充当奴隶受苦受难。
拓跋驰聘一边梦想拓跋艾祺能够返师回京救驾,一方面又做着准备投诚秦国的准备。这样一来,他只有故意拖延下去。但王猛并不会让其拖延下去,建议苻坚给予他投诚期限,期限一到,秦兵立即发动强势攻城,到那个时候,拓跋驰聘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一个结局了,不但随着柔然国的灭亡,拓跋驰聘就成了亡国之君,柔然国的文武百官以及草原上的牧民也全都成为了亡国奴,就没有平等的待遇可言了。
朝中百官都劝说拓跋驰聘立即向苻坚投诚,他们惧怕秦国国君失去耐心对他们极其不利,一旦城破,谁也保不准秦兵会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