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可心的人,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了。
“好,甚好。这件事情杜爱卿做得不错,一切就按你想的去办吧。”宣文宗知晓了其中的好处与厉害后,当下便点头选择了支持。
既可以让国库充盈,又可以让百姓吃饱,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即是如此,哪里还有他反对的理由?
再说了,他最为担心的问题,贾平安都保证可以解决了,那他还有什么忧心的。
再说到粮食涨价的这件事情上,宣文宗当真是又气又急又无奈。
气是粮食一涨价,会出现民心不稳之事。
急是粮食涨价,不知情的人只会骂自己这个做皇帝的无能。
无奈的是,他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宣国最好的良田都在各大世家和重臣手中,他这个做皇帝的,虽然也有皇庄,但田亩有限,一年出产的粮食也有限,仅是够皇族之人所用,想要去接济百姓,根本就做不到。更不要说拿到市场上去平抑粮价了。
不仅如此,这样的事情,便是宣文宗下了旨意也是没用的。
当事情涉及到很多世家的利益时,皇帝的旨意就是狗屁了。
想想,你要从人家的碗里面拿肉出来,人家会同意才是怪事。
但贾平安却说,他可以做到。也罢,那就让他好好看一看,这个贾平安会怎么做吧。
杜明庆走了一趟政务殿,就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便是连围棋王的称号也一并给要了过来,这可是皇帝亲封的,会更有说服力。事情就此也算是万事俱备。
随即,杜明庆就开始联系一些茶楼和酒楼,两天时间,便选出了合适的地点,也与这些商人商量好了分成比例。然后昌都城内要举办棋王大赛的事情便如同狂风袭卷大地一般,消息瞬间传得全城都是,所有的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此时的昌都城,是有些不平静的。
粮价不断持续上涨之下,使得很多粮商们是喜笑颜开的同时,也多了一些的苦恼。
他们生怕自己手中的粮食不够多,万一卖完了怎么办?
这个时节,大雪封路,想要从外面运粮食到昌都城,是很费力的一件事情,不然,也不会有粮价大涨价之事。>> --